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科学报》 > 2016.10.20
编号:136612
有好多基础病,抗血栓药物该咋用?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0月20日 医学科学报 2016.10.20
     中日友好医院药学部 赵莉

    俗话说,药物是把双刃剑。它不仅可以治病,也可致病。我们必须掌握不同药物之间的使用原则,做到合理用药,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发挥最大疗效。

    临床使用的抗栓药物有很多,一般来说,可分为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两类。

    常用的抗血小板药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波立维、泰嘉)、替格瑞洛(倍林达)、西洛他唑(培达)等。

    其中,阿司匹林使用最为广泛,疗效确切、价格低廉。阿司匹林的推荐量是肠溶片每日75~150毫克。其主要不良反应有上腹痛、恶心、呕吐、胃肠黏膜溃疡和出血。当胃肠道刺激症状明显时,可与少量制酸药(如泮托拉唑、雷贝拉唑、法莫替丁等)同服。

    氯吡格雷的疗效与阿司匹林相当,但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少。少数患者服药后会出现白细胞减少,故应定期复查血常规。替格瑞洛是新型口服抗血小板药,疗效和氯吡格雷相当。

    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后等血栓高危情况下,常需要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西洛他唑有扩血管效应,主要用于外周动脉(下肢动脉、颈动脉)闭塞症。

    常用的抗凝药主要有: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派沙班等。肝素只能静脉或皮下注射,主要用于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或心导管手术时,不良反应是血小板减少和出血等。

    低分子肝素的不良反应较普通肝素少,一般经皮下注射给药。华法林为口服抗凝药,主要用于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高危房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和肺栓塞患者。该药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出血。用药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凝血功能,调整用药剂量。没有条件监测或出血风险较大的房颤患者可用阿司匹林替代,但疗效不如华法林。

    新型口服抗凝药,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派沙班,主要用于高危房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和肺栓塞患者,疗效不比华法林差,但对于重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上述三种药物需慎用,甚至禁用。

    (来源:中日友好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医学科学报》 (第87期 第9版 药事),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