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由于食管下段功能减退致使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入食管,导致食管粘膜损伤产生一系列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病变在食管、胃和十二指肠,属于中医所指的“胃气”范畴,“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胃气正常,则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运动节律正常,胃实则肠虚,肠实而胃虚,虚实相应,传导而行;当胃气停滞,甚或逆行,则属于胃气痞结,胃气上逆,食管、胃和十二指肠失去原有运行节律,或痞结停滞、或逆上而行,而致烧心、反酸、心下胸后撑张疼痛。中医认为与实邪犯胃、脾阳虚运化无力,肝胆失去疏泄调和相关,宜选用经方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加味证治,和胃降逆、祛除实邪、调补脾胃、疏肝理气,则胃气得复,传导有度,反流之症而解。
本文收入了自2012 年4 月至2016 年6 月之间,来本院门诊和院内会诊的胃食管反流病240 例,西药常规治疗组作为对照组,纯中药治疗组作为治疗组,两组病人半年后做胃镜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疗效评价标准参考《2014 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意见》。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半夏泻心汤和四逆散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具有稳定而确实的疗效,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胃食管反流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烧心、反酸、胸骨后剑突下疼痛,症属中医的“反胃”、“糟杂”、“呕吐”、“胃脘痛”,病机为胃气痞结上逆,和胃降逆为其疗法。半夏泻心汤和四逆散均出自于张仲景的《伤寒论》,属典型的和剂,具有调和脾胃、调和肝脾的作用。半夏泻心汤药用半夏、黄芩、人参、干姜、黄连、大枣、甘草主治少阳证误下而成心下痞满,多用于中焦虚寒、又有实邪,痞结不通之症;四逆散药用柴胡、白芍、枳实、甘草,主治肝失疏泄、肝脾失和的胁肋胀闷、脘腹疼痛之证。两方合用则共起和胃降逆、调和肝脾之妙用,药用半夏、干姜温开中焦痞结,黄芩、黄连清除中焦之燥热,人参、大枣、甘草温补脾胃之虚寒,四逆散舒肝和胃,协助中焦脾胃升降,加用乌贼骨收涩制酸,元胡理气止痛,共理中焦胃气之和降,用于治疗胃气痞结、胃气上逆之证理法方药完备,屡试屡验,尽显经方之独到。
半夏泻心汤和四逆散加味证治胃食管返流病,立意从调整胃气上治疗上逆反流,调畅食管胃肠运动次序,从根本上解决上逆反流的病理生理。半夏泻心汤现代药理研究具有保护胃肠粘膜、双下调节胃肠运动节律、调节机体免疫作用,对于调节食管胃肠的运动节律和动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山东省高唐县人民医院)
《医学科学报》 (第103期 第8版 观点), 百拇医药(王鸿君白薇)
本文收入了自2012 年4 月至2016 年6 月之间,来本院门诊和院内会诊的胃食管反流病240 例,西药常规治疗组作为对照组,纯中药治疗组作为治疗组,两组病人半年后做胃镜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疗效评价标准参考《2014 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意见》。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半夏泻心汤和四逆散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具有稳定而确实的疗效,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胃食管反流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烧心、反酸、胸骨后剑突下疼痛,症属中医的“反胃”、“糟杂”、“呕吐”、“胃脘痛”,病机为胃气痞结上逆,和胃降逆为其疗法。半夏泻心汤和四逆散均出自于张仲景的《伤寒论》,属典型的和剂,具有调和脾胃、调和肝脾的作用。半夏泻心汤药用半夏、黄芩、人参、干姜、黄连、大枣、甘草主治少阳证误下而成心下痞满,多用于中焦虚寒、又有实邪,痞结不通之症;四逆散药用柴胡、白芍、枳实、甘草,主治肝失疏泄、肝脾失和的胁肋胀闷、脘腹疼痛之证。两方合用则共起和胃降逆、调和肝脾之妙用,药用半夏、干姜温开中焦痞结,黄芩、黄连清除中焦之燥热,人参、大枣、甘草温补脾胃之虚寒,四逆散舒肝和胃,协助中焦脾胃升降,加用乌贼骨收涩制酸,元胡理气止痛,共理中焦胃气之和降,用于治疗胃气痞结、胃气上逆之证理法方药完备,屡试屡验,尽显经方之独到。
半夏泻心汤和四逆散加味证治胃食管返流病,立意从调整胃气上治疗上逆反流,调畅食管胃肠运动次序,从根本上解决上逆反流的病理生理。半夏泻心汤现代药理研究具有保护胃肠粘膜、双下调节胃肠运动节律、调节机体免疫作用,对于调节食管胃肠的运动节律和动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山东省高唐县人民医院)
《医学科学报》 (第103期 第8版 观点), 百拇医药(王鸿君白薇)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和解剂 > 调和肠胃 > 半夏泻心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