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科学报》 > 2017.02.27
编号:137384
医言堂:人文医学将成为后现代医学命运
http://www.100md.com 2017年2月27日 医学科学报 2017.02.27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生行医不再是单纯的诊治疾病,而是渗透着人文学在内的“心身治疗”。医护人员需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病人、体贴病人、安慰病人,还原医学作为“人学”的学科本质和价值归宿。

    医生与患者进行信息沟通、情感交流的第一步便是询问病史。询问病史是医生获取病史资料的手段,是医患相互信任、配合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疾病诊治的基本条件和必备元素。在医生接诊过程中,要以病人为中心,关爱和尊重病人,要主动、真诚地与病人沟通,态度和蔼,站在病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取得病人的信任,尽可能详细地了解病情及发病经过,得到病人的理解、认可和积极配合,为诊断治疗提供方向。

    医生与病人情感交流以及零距离接触的另一个重要途径便是体格检查。新的医学模式揭示了医学科学领域的人性回归,医生最为基本的诊断方法和手段,即望、闻、问、切理应传承不衰和不可替代。当我们为一位经受疾病折磨呻吟不止、求助心切的尿毒症病人进行体格检查时,要怀有深厚的同情心,关心、体贴病人,特别是对那些生命垂危的病人,动作要轻柔,做到认真、负责、细致、耐心、尊重、体贴,尽量减少病人的不适与不必要的搬动。

    临床实践中,医生在选择相关检查项目时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到高、由无创到有创的原则,凡是能用较低检查手段明确诊断的疾病就不选择更高一级的手段,减轻病人不必要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又节约了卫生资源,培养了年轻医生的医德观念。

    医学模式的转化,进一步对医学人才提出:既要有科学精神,又要有人文精神的要求。医学的新时代必将以人文的、人性化的、人道主义的力量证实自己的存在,人文医学必将成为后现代医学的命运。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原文有删减)

    《医学科学报》 (第103期 第11版 人文), 百拇医药(孙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