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科学养生》 > 2006年第8期
编号:11158778
超然物外,真我境界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1日 《科学养生》 2006年第8期
    “超然物外”是人修身养性的一种传统美德。中国道家思想主张“顺其自然,乐天知命,找寻真我,不为世俗名利所困,超然物外……”南宋学者叶梦得撰《石林诗话》云:“陶渊明正以脱略事故,超然物外意,顾区区在位者何足累其心也。”北宋文人苏轼作《超然台记》:“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超然物外”,肤浅理解,似乎消极低调;深刻阐释,应是至高境界。

    “物外”原指“世俗之外”,也涉及到物与人的微妙关系。广义讲,世事皆为物。西晋文人陆机作《漏刻赋》云:“妙万物而为基。”狭义说,即是钱财物。记得,上个世纪50年代法国荒诞派剧作家尤内斯库创作的《椅子》极具典型性。剧中主人公是一生过着机械重复生活的耄耋老夫妇,为了公开他们的人生信条以“拯救人类”,在家里开会,请演说家做代言人。然而,演说家竟是聋哑人,老夫妇离世后,终未能替老人传达遗言,只留下象征宾客盈门的空椅子来解谜。戏剧巧妙地揭示了“物压迫人”的主题。戏的台词极少,唯见两位演员以喜剧动作,不停地往台上搬放椅子,舞台被很多椅子所充塞,人被挤得失去立足之地,最后以两位剧中人跳海结束。评论界认为《椅子》这出戏,在荒诞不经的背后,透露了普遍性的社会问题:物质发达不能拯救人类,反而褫夺了人的生存空间,实属现代人的不幸。许多童话、寓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0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