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科学养生》 > 2008年第12期
编号:11720039
跟着感觉走并不可靠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2月1日 《科学养生》 2008年第12期
     时令步入冬季,我国自北向南天气已趋寒冷。天冷时节,气温低,湿度小,对人的生理机能和身体状态均有一定的影响。人体为了适应冷的气候,就会采取一定的防御和保护措施。如果单凭经验和感觉,有些措施常常会步入误区。

    误区之一:舔嘴唇可保湿。寒冷时空气常常干燥,人的嘴唇容易出现干裂,引起不舒适、疼痛和出血。不少人喜欢用舌头舔嘴唇,以为这样可以湿润和舒服一些。结果却适得其反。因为唾液是由唾液腺分泌的,里面含有淀粉酶等物质,比较黏稠,舔在嘴唇上以后,就好像抹上了一层浆糊。水分蒸发完了,嘴唇会更干燥,更容易起“皮”。如果嘴唇干燥不舒服,可以适当涂些不含色素及香味的润唇膏。

    误区之二:穿衣越多越暖和。寒冷时节,有的人穿得鼓鼓囊囊,以为穿得越多越暖和。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为衣服的保暖程度与衣服内空气层的厚度有关系。当一件一件衣服穿上后,空气层厚度随之增加,保暖性也就随之增大。但当空气层总厚度超过l5毫米时,衣服内空气对流时明显加大,保暖性反而下降。从人的生理角度说,如果穿衣过多过厚,则由于热量大,会使皮肤血管扩张,流向皮肤的血流增多,从而增加了散热,反而降低了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
, http://www.100md.com
    误区之三:冻后先取暖手脚。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从寒风呼啸的室外进入室内,顿时就感到温暖舒适。这时,最想做的常常是想将冻僵的手脚放到取暖器边烤,或放入热水里烫。其实这样做固然可暂时获得舒服,但皮肤会立即由白转红,最后发紫。这一变化过程,对手脚皮肤保健非常不利--日后很容易生冻疮。正确的方法是:在距取暖器不远的地方,将裸露的手脚互相搓擦,使手脚的温度自然回升,待皮肤表面变红时,再移到取暖器旁或放入热水中取暖。

    误区之四:戴口罩防感冒。寒冬时节,有些人外出常常戴着口罩,以为这样可以防寒防感冒。其实这样并不科学,常常事与愿违。人的鼻腔及整个呼吸均覆盖有许多黏膜,黏膜下又有微血管。当鼻子吸进空气,经过弯弯曲曲的管道,进入肺部时,已接近体温。人体的这种生理功能,通过锻炼得到增强,从而提高耐寒能力。要是整天戴口罩,鼻腔及整个呼吸道的黏膜得不到锻炼,稍微受寒,就容易感冒。

    误区之五:喝白酒可御寒。在许多嗜酒的人看来,冬天喝白酒,特别是度数很高的白酒,能产生热量,帮助人抵御严寒。实际情况是,人们喝酒过后热乎乎的感觉是短暂的。因为人体内的热量是在肌肉运动的时候,由人体内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经复杂的化学合成后产生的,酒的主要成分是水和酒精,它们产生不了什么热量。相反,由于受酒精刺激,血管不能及时收缩防止血液向外输送热量,身体的热量在大量丢失后,人就会感到寒冷。

    误区之六:蒙头睡觉最舒服。寒冷的夜晚,不少人喜欢用被子蒙头而睡。其实这样既不卫生,也未必舒服。蒙头而睡的时候,除了因氧不足而造成呼吸困难、头晕脑涨外,从嘴里呼出的大量水汽也使被窝内的湿度急剧提高,被窝内良好的小气候状况迅速遭到破坏,全身肌肤都会变得不舒服。医疗气象专家研究发现,最舒适的被窝小气候要求有每秒0.2米的微气流。这么小的风速对人体近乎没有吹风感,调节起来比较困难。一般来说,只要睡眠时被子没有裹成“筒状”,被子与身体间有一定的空间,并且在肩以下垫被与盖被间留1~2处小小的缝隙,基本上就达到令人体舒适的“微气流”标准了。

    编辑/鲁湾, 百拇医药(王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