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掏耳朵,可能掏出癌症来
生活中,很多成年人吃完饭或闲着没事时就喜欢随便拿件东西掏耳朵。掏耳朵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小事,但却偏偏有不少人掏出问题来。首先,随便掏耳,细菌就非常容易侵蚀到耳道里,比如拿个小火柴杆、发卡,这都很脏的,用这些东西掏耳朵,很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把细菌带进耳道里。耳朵痒是每个人都遇到过的事情,为了解决那种令人钻心的奇痒,人们习惯上用发夹、火柴、牙签、指甲等挖耳,以图一时之快。有些人甚至养成了无事挖耳的习惯,却不知这极易导致癌症的发生。
经常反复挖耳,使得耳道皮肤经常受到刺激而形成外耳道乳头状瘤。虽然乳头状瘤属于良性肿瘤,可以手术切除,但切除后极易复发,多次复发极有可能转变为恶性肿瘤。
有些人,特别是老年人常喜欢挖耳道。他们当中有的是因为耳道痒或有堵闷感,有的是因为耳道里有“耳屎”(又叫耵聍),总喜欢拿牙签、火柴、发卡、耳挖等物,在耳朵里挖来挖去,觉得很舒服,其实这样做很不好,是一种坏习惯。人体外耳道皮肤非常脆弱敏感,和软骨膜连接很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时用力不当就会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发炎、溃烂。有的人掏耳朵用力过猛甚至可能把鼓膜掏穿。如果掏耳非得掏到很深处才觉得“爽”,可能结果就是:鼓膜被掏穿。因为鼓膜其实就是一层非常薄的膜,下力太猛很容易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听力,发展成中耳炎。
, 百拇医药
人的耳朵从外耳道口到鼓膜这一圆柱状的通道,叫做外耳道。其特点是弓形弯曲,皮肤薄嫩。耳道外半部的皮肤有丰富的毛囊及耵聍腺、皮脂腺。这些腺体分泌的油性分泌物同皮屑及灰尘粘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平时所说的“耳屎”,医学名为“耵聍”。
别看“耳屎”名字不好听,其实它对耳朵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为外耳道内腺体的分泌物一般呈弱酸性,味道很苦,且有一定挥发性,这种气味小虫不喜欢,也不适宜细菌生长,因而“耳屎”就有阻止小虫飞入,保护耳道皮肤的作用,因此不要经常进行抠挖。另外,外耳道的底部就是鼓膜,这是一层非常娇嫩的薄膜,万一在挖耳朵的时候不小心戳破了鼓膜,轻者引起中耳炎,重者甚至可能引起耳聋。
一般少量“耵聍”会随人体走动时的震动自己掉出来,而大块的“耵聍”应请专科医生用专门工具“掏”,不能自己随便乱掏。如果耳朵实在太痒,应当上医院让医生进行专业的清洗。
听力损伤全都可以预防
, 百拇医药
几乎所有导致听力损伤的因素都是可以预防的,但由于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有听力损伤的人越来越多,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听力刻不容缓。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调整饮食结构,多食含锌、铁、钙丰富的食物,切忌长期食用高盐、高脂肪、低纤维素类食品,切忌暴饮暴食,要戒除烟酒。
避免噪音的接触,远离噪音:听收音机及戴耳机的时间不宜过长,音量不宜过大。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保持乐观向上、不急不躁的情绪。
慎用或禁用对听神经有损害的药物:严格掌握药物使用的适应征。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为并发耳蜗损害最多的一种耳毒药物,避免滥用此类抗生素将是降低药物性耳聋的一项重要措施。
经常按摩耳朵:比如按摩耳廓、捏耳垂,也可以按摩颈后发际两侧凹陷处的“风池穴”。
不要随便掏耳朵: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稍不注意,掏耳勺还会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听力。
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脑动脉硬化及糖尿病:积极治疗这类疾病对防止微循环障碍、延缓老年人听力减退的速度非常重要。编辑/张玉春, 百拇医药(张 乾)
经常反复挖耳,使得耳道皮肤经常受到刺激而形成外耳道乳头状瘤。虽然乳头状瘤属于良性肿瘤,可以手术切除,但切除后极易复发,多次复发极有可能转变为恶性肿瘤。
有些人,特别是老年人常喜欢挖耳道。他们当中有的是因为耳道痒或有堵闷感,有的是因为耳道里有“耳屎”(又叫耵聍),总喜欢拿牙签、火柴、发卡、耳挖等物,在耳朵里挖来挖去,觉得很舒服,其实这样做很不好,是一种坏习惯。人体外耳道皮肤非常脆弱敏感,和软骨膜连接很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时用力不当就会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发炎、溃烂。有的人掏耳朵用力过猛甚至可能把鼓膜掏穿。如果掏耳非得掏到很深处才觉得“爽”,可能结果就是:鼓膜被掏穿。因为鼓膜其实就是一层非常薄的膜,下力太猛很容易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听力,发展成中耳炎。
, 百拇医药
人的耳朵从外耳道口到鼓膜这一圆柱状的通道,叫做外耳道。其特点是弓形弯曲,皮肤薄嫩。耳道外半部的皮肤有丰富的毛囊及耵聍腺、皮脂腺。这些腺体分泌的油性分泌物同皮屑及灰尘粘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平时所说的“耳屎”,医学名为“耵聍”。
别看“耳屎”名字不好听,其实它对耳朵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为外耳道内腺体的分泌物一般呈弱酸性,味道很苦,且有一定挥发性,这种气味小虫不喜欢,也不适宜细菌生长,因而“耳屎”就有阻止小虫飞入,保护耳道皮肤的作用,因此不要经常进行抠挖。另外,外耳道的底部就是鼓膜,这是一层非常娇嫩的薄膜,万一在挖耳朵的时候不小心戳破了鼓膜,轻者引起中耳炎,重者甚至可能引起耳聋。
一般少量“耵聍”会随人体走动时的震动自己掉出来,而大块的“耵聍”应请专科医生用专门工具“掏”,不能自己随便乱掏。如果耳朵实在太痒,应当上医院让医生进行专业的清洗。
听力损伤全都可以预防
, 百拇医药
几乎所有导致听力损伤的因素都是可以预防的,但由于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有听力损伤的人越来越多,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听力刻不容缓。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调整饮食结构,多食含锌、铁、钙丰富的食物,切忌长期食用高盐、高脂肪、低纤维素类食品,切忌暴饮暴食,要戒除烟酒。
避免噪音的接触,远离噪音:听收音机及戴耳机的时间不宜过长,音量不宜过大。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保持乐观向上、不急不躁的情绪。
慎用或禁用对听神经有损害的药物:严格掌握药物使用的适应征。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为并发耳蜗损害最多的一种耳毒药物,避免滥用此类抗生素将是降低药物性耳聋的一项重要措施。
经常按摩耳朵:比如按摩耳廓、捏耳垂,也可以按摩颈后发际两侧凹陷处的“风池穴”。
不要随便掏耳朵: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稍不注意,掏耳勺还会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听力。
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脑动脉硬化及糖尿病:积极治疗这类疾病对防止微循环障碍、延缓老年人听力减退的速度非常重要。编辑/张玉春, 百拇医药(张 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