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健康新政:打盐抗糖禁反脂
今年6月中旬,美国纽约、旧金山及美国联邦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分别宣布将对盐、糖、反式脂肪等三大健康杀手出招,规定连锁餐厅含盐超标的食品于菜单加注“提醒图案”、含糖饮料大型广告需印“警告标语”、全美在三年内“全面禁用反式脂肪”。
三管齐下,强制与教育并行
据美国联邦疾病防治中心2014年统计,美国十分之一的疾病死亡与盐有关,如高血压引发的中风与心脏病;九成儿童摄取钠过量,平均每天3279毫克,超过七成来自餐厅及加工食品,而非自己主动加盐。排行前十名高盐食品为:比萨、面包、腌制肉类、零食、三明治、鸡块、意大利面、墨西哥餐及汤。而且摄取量随年龄增加,至全国平均的3400毫克。六分之一儿童、三成的人口血压偏高,仅10%的人达到2300毫克的建议。纽约市居民有三分之一死于心脏病,八成民众食盐过量。专家建议,50岁以上及患有肾脏病的人,应降至1500毫克。
旧金山3位议员联合提案,在看板、公车、车站和球场广告上加警告标语:“旧金山市府警告!含糖饮料会导致肥胖、糖尿病及蛀牙。”旧金山市每年在肥胖及糖尿病上付出的成本超过5000万美元。
, http://www.100md.com
美国旧金山总医院营养师施郎格介绍,美国心脏协会建议女性每日吃糖不超过6匙,男性不超过9匙,但常见的12盎司铝罐汽水便含糖超过10匙,呼吁民众在选择饮料时先阅读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挑选零卡路里的饮料,比如使用代糖的无糖汽水。
2006年开始,美国联邦食品及药物管理局要求食品制造商在包装的营养成分标示中加注反式脂肪含量,业者开始逐年减少用量,据估计至今已仅剩不到三成。继要求所有连锁餐厅菜单需加印热量值后,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决定三年内全面禁用反式脂肪,强调消费者将不会注意到食品味道有太大改变,却可因此降低心脏病的罹患率。
健康食物难生存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日钠摄取量少于2000毫克。英国剑桥大学与美国哈佛医学院研究指出,2010年世界每人每天平均的钠摄取量为3850毫克(约10克的盐),世界总人口99.2%已超标,其中以中国和中亚最严重,平均为4200毫克,中国平均值为4800毫克。
, 百拇医药
曾任法拉盛美食协会理事长的餐馆业者庄振辉认为,吃清淡是好事,但偶尔尝鲜也正常。政府可以教育,但消费者自有判断,比如吃了某家的菜太咸、某家的饮料太甜,下次就不会再去。每个人口味不同,北方菜餐馆盐放少了,不会有生意;南方菜若不甜,也是一样。
台湾餐饮吹起健康风,许多人在纽约点菜时也要求少放盐、味精、糖、油。几年前他将此趋势引入纽约,原以为能带动潮流,但后来他发现街上的湖南菜、川菜馆生意更好。“麻辣烫一家一家开,又油、又辣、又香,客人说在家没食欲,出来当然想吃不一样的。”他认为在教育程度、收入高的市场,健康食物可以生存,但在移民社区很难。糖、汽水过去在华人社会贵,但在美国便宜,大家自然多吃,小孩也跟着一起吃,所以仍然有赖教育。他的女儿在美国生长,受朋友影响,连蛋黄都不吃,把主菜前吃沙拉看得很重要,因为先吃了半饱,主菜便不会全吃完,可以打包当下一餐。
中国菜配美式甜点更易生病
在美国从事心脏科、老人科的华人医生胡清渊说,理论上因寿命增长、器官老化,患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应逐渐增多,但实际上有心血管疾病的华裔老人比例正在减少。
, http://www.100md.com
智慧手表能计算消耗多少卡热量,但测盐则没有这么方便。每个人身体机能各异,虽然有人认为钠吃少了也不利健康,但有科学证据,钠的摄取与血压高低成正比,一般人每天吃2300毫克已足够,只有马拉松选手、建筑工人等,盐分会因排汗大量流失,才需多摄取。
就像室内、公园全面禁烟,许多人觉得不方便,自然吸烟者会减少。连锁餐厅调味分量固定,若少用盐,变成标准。民众习惯清淡的饮食,慢慢就成习惯了。
营养师张静芬指出,华人对盐常有认识误区,比如觉得没吃盐就没力气,但多余的盐会随小便排出,反增加了肾的负担。盐吃多了,钙也会随着小便中的钠流失,这也是华人骨骼常会退化、疏松的原因之一。担任营养师20余年,她观察发现华人与盐、糖、油相关的疾病比例持续增加,比如糖尿病、肾脏病等。华人过去的观念是填饱肚子,不管吃什么。中式料理偏咸,美式糕点又高糖,若吃中国菜配汽水、甜点,更容易生病。
只是注明超标,控摄取量靠自己
, 百拇医药
很多疾病靠教育可以避免,张静芬认为政府的做法,从健康角度是好事,尤其是对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病患者,有提醒作用。但多数华人饮食习惯很难达到此标准,主因是中式酱料都属于高盐。她举例,超市有许多低盐产品,比如低盐酱油,但要味道好,通常会加钾。对钾没问题的人,能降低钠的摄取是好事,但对肾有问题的人便不适合。消费者需注意包装上的营养成份标示,到底是真低盐,还是替代品。
她说明,单吃糖不会形成血脂,只有油加糖才会变成甘油三酯,比如蛋糕就含油与糖。又比如吃薯条配可乐,油加糖必然造成高血脂。蜂蜜虽较健康,但仍含糖,糖尿病患者也不可多吃。她提醒,低糖、无糖产品需看标示是否用替代品。比如糖醇,吃多了会胀气、腹泻。如果无糖仍美味,通常加了油脂,所以低糖未必就低热量。此外,糕点包装常见低脂或无脂,但可以用大量的糖达到美味,也不构成欺骗消费者。至于低糖可乐,有人觉得健康负担低,但从营养角度来看,仍是化学物,如果真爱喝汽水,不妨以气泡水混合新鲜果汁;若仍担心糖,可降低果汁比例。
, http://www.100md.com 美国纽约市议员顾雅明认为,饮食虽是个人行为,但个人不健康会影响社会,如政府预算、医疗支出、保险成本,以及劳动力等。城市居民忙碌,多在外用餐,吃了多少油、盐、糖都不知道,因此更需要标示来提醒。前市长彭博曾有意禁售大杯含糖饮料,但法官认为妨碍个人自由,而且非普遍禁售,对某些商家不公,最后被判违法。他相信有了前次经验,参考此次作法,纽约也可能针对含糖过高的饮料要求特殊标示。
身为药房业者,顾雅明发现华裔年轻糖尿病患增加,主因是甜食吃太多。因为饮食习惯,“亚裔小胖子”也有增加趋势。常见华人来美,几年后便发胖,食物分量大是原因,也更加重了盐糖的摄取。文化也是问题,不愿浪费食物,点了就要吃完。美国华人社区现在流行“吃到饱”餐厅,很多人觉得工作特别累,应该多吃一点,但他好奇:为何很累了还要增加肠胃负担?
编辑/谭明, http://www.100md.com(王祖远)
三管齐下,强制与教育并行
据美国联邦疾病防治中心2014年统计,美国十分之一的疾病死亡与盐有关,如高血压引发的中风与心脏病;九成儿童摄取钠过量,平均每天3279毫克,超过七成来自餐厅及加工食品,而非自己主动加盐。排行前十名高盐食品为:比萨、面包、腌制肉类、零食、三明治、鸡块、意大利面、墨西哥餐及汤。而且摄取量随年龄增加,至全国平均的3400毫克。六分之一儿童、三成的人口血压偏高,仅10%的人达到2300毫克的建议。纽约市居民有三分之一死于心脏病,八成民众食盐过量。专家建议,50岁以上及患有肾脏病的人,应降至1500毫克。
旧金山3位议员联合提案,在看板、公车、车站和球场广告上加警告标语:“旧金山市府警告!含糖饮料会导致肥胖、糖尿病及蛀牙。”旧金山市每年在肥胖及糖尿病上付出的成本超过5000万美元。
, http://www.100md.com
美国旧金山总医院营养师施郎格介绍,美国心脏协会建议女性每日吃糖不超过6匙,男性不超过9匙,但常见的12盎司铝罐汽水便含糖超过10匙,呼吁民众在选择饮料时先阅读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挑选零卡路里的饮料,比如使用代糖的无糖汽水。
2006年开始,美国联邦食品及药物管理局要求食品制造商在包装的营养成分标示中加注反式脂肪含量,业者开始逐年减少用量,据估计至今已仅剩不到三成。继要求所有连锁餐厅菜单需加印热量值后,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决定三年内全面禁用反式脂肪,强调消费者将不会注意到食品味道有太大改变,却可因此降低心脏病的罹患率。
健康食物难生存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日钠摄取量少于2000毫克。英国剑桥大学与美国哈佛医学院研究指出,2010年世界每人每天平均的钠摄取量为3850毫克(约10克的盐),世界总人口99.2%已超标,其中以中国和中亚最严重,平均为4200毫克,中国平均值为4800毫克。
, 百拇医药
曾任法拉盛美食协会理事长的餐馆业者庄振辉认为,吃清淡是好事,但偶尔尝鲜也正常。政府可以教育,但消费者自有判断,比如吃了某家的菜太咸、某家的饮料太甜,下次就不会再去。每个人口味不同,北方菜餐馆盐放少了,不会有生意;南方菜若不甜,也是一样。
台湾餐饮吹起健康风,许多人在纽约点菜时也要求少放盐、味精、糖、油。几年前他将此趋势引入纽约,原以为能带动潮流,但后来他发现街上的湖南菜、川菜馆生意更好。“麻辣烫一家一家开,又油、又辣、又香,客人说在家没食欲,出来当然想吃不一样的。”他认为在教育程度、收入高的市场,健康食物可以生存,但在移民社区很难。糖、汽水过去在华人社会贵,但在美国便宜,大家自然多吃,小孩也跟着一起吃,所以仍然有赖教育。他的女儿在美国生长,受朋友影响,连蛋黄都不吃,把主菜前吃沙拉看得很重要,因为先吃了半饱,主菜便不会全吃完,可以打包当下一餐。
中国菜配美式甜点更易生病
在美国从事心脏科、老人科的华人医生胡清渊说,理论上因寿命增长、器官老化,患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应逐渐增多,但实际上有心血管疾病的华裔老人比例正在减少。
, http://www.100md.com
智慧手表能计算消耗多少卡热量,但测盐则没有这么方便。每个人身体机能各异,虽然有人认为钠吃少了也不利健康,但有科学证据,钠的摄取与血压高低成正比,一般人每天吃2300毫克已足够,只有马拉松选手、建筑工人等,盐分会因排汗大量流失,才需多摄取。
就像室内、公园全面禁烟,许多人觉得不方便,自然吸烟者会减少。连锁餐厅调味分量固定,若少用盐,变成标准。民众习惯清淡的饮食,慢慢就成习惯了。
营养师张静芬指出,华人对盐常有认识误区,比如觉得没吃盐就没力气,但多余的盐会随小便排出,反增加了肾的负担。盐吃多了,钙也会随着小便中的钠流失,这也是华人骨骼常会退化、疏松的原因之一。担任营养师20余年,她观察发现华人与盐、糖、油相关的疾病比例持续增加,比如糖尿病、肾脏病等。华人过去的观念是填饱肚子,不管吃什么。中式料理偏咸,美式糕点又高糖,若吃中国菜配汽水、甜点,更容易生病。
只是注明超标,控摄取量靠自己
, 百拇医药
很多疾病靠教育可以避免,张静芬认为政府的做法,从健康角度是好事,尤其是对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病患者,有提醒作用。但多数华人饮食习惯很难达到此标准,主因是中式酱料都属于高盐。她举例,超市有许多低盐产品,比如低盐酱油,但要味道好,通常会加钾。对钾没问题的人,能降低钠的摄取是好事,但对肾有问题的人便不适合。消费者需注意包装上的营养成份标示,到底是真低盐,还是替代品。
她说明,单吃糖不会形成血脂,只有油加糖才会变成甘油三酯,比如蛋糕就含油与糖。又比如吃薯条配可乐,油加糖必然造成高血脂。蜂蜜虽较健康,但仍含糖,糖尿病患者也不可多吃。她提醒,低糖、无糖产品需看标示是否用替代品。比如糖醇,吃多了会胀气、腹泻。如果无糖仍美味,通常加了油脂,所以低糖未必就低热量。此外,糕点包装常见低脂或无脂,但可以用大量的糖达到美味,也不构成欺骗消费者。至于低糖可乐,有人觉得健康负担低,但从营养角度来看,仍是化学物,如果真爱喝汽水,不妨以气泡水混合新鲜果汁;若仍担心糖,可降低果汁比例。
, http://www.100md.com 美国纽约市议员顾雅明认为,饮食虽是个人行为,但个人不健康会影响社会,如政府预算、医疗支出、保险成本,以及劳动力等。城市居民忙碌,多在外用餐,吃了多少油、盐、糖都不知道,因此更需要标示来提醒。前市长彭博曾有意禁售大杯含糖饮料,但法官认为妨碍个人自由,而且非普遍禁售,对某些商家不公,最后被判违法。他相信有了前次经验,参考此次作法,纽约也可能针对含糖过高的饮料要求特殊标示。
身为药房业者,顾雅明发现华裔年轻糖尿病患增加,主因是甜食吃太多。因为饮食习惯,“亚裔小胖子”也有增加趋势。常见华人来美,几年后便发胖,食物分量大是原因,也更加重了盐糖的摄取。文化也是问题,不愿浪费食物,点了就要吃完。美国华人社区现在流行“吃到饱”餐厅,很多人觉得工作特别累,应该多吃一点,但他好奇:为何很累了还要增加肠胃负担?
编辑/谭明, http://www.100md.com(王祖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