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肺炎
编号:3693
养阴益气除肺炎余热 “炎症并非皆热证”之二
http://www.100md.com 2009年4月14日 大众卫生报 2009.04.14
     “炎症并非皆热证”之二

    毛以林

    这病人是20年前我在一个边远地区工作时接诊的。病人70余岁,发热恶寒,咳嗽,咳痰黄稠,咳吐不爽3天入院,舌质红,苔黄,脉数。X片显示为大叶性肺炎。当时农村条件差,老百姓没钱,怎么办?用点青霉素,320万单位,静滴,每日两次。当时我们那里有上级医院来指导工作的主治医生,看了我的医嘱,说你会把这病人看死,我那时刚从学校毕业两年,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一边用西药,一边开了麻杏石甘汤。两剂体温从40℃下降到37.8℃,可是就这37.8℃的热,接着三天都退不了,病人没钱要出院。当时病人口干,不思饮食,低热,咳嗽痰少难以咳出,舌质红,无苔,脉细数。我就给病人开了个益胃散,当中未加任何苦寒泄热的药物,病人带方出院,服方3剂,第四天病人来复诊,说吃完药食欲就来了,热也退了,精神头也来了。中医著作《外感温热篇》说的好,热病“不耗肾阴,必伤胃液”,说的是保护胃阴的重要性。这个病人最后就是通过养阴益气治愈了。

    上个月我们病房从骨伤科转来一支气管肺炎病人,也是个肺胃阴虚型的患者,在骨伤病房什么抗生素都用了,十几天就是无效,不思饮食,发热不退。到了内科,抗生素比骨伤科用得低多了,我给病人加了个益胃散加鱼腥草、芦根的中药方,第三天病人热退,思食,调理一周就出院了。倘若按照“炎症”系“热证”的观念来看,益胃散是不合适的,只是我是按中医的辨证施方的,故而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中医学博士 毛以林,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