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肺炎
编号:3841
温肺化饮治愈重症肺炎 “炎症并非皆热证”之三
http://www.100md.com 2009年4月21日 大众卫生报 2009.04.21
     “炎症并非皆热证”之三

    毛以林

    这是一个50岁的女性患者,患者在20岁时就患了支气管扩张,此后反反复复几十年,患者一次因受寒继发了肺部感染,在几所大医院反复住院3月之久,病情一直没能很好的控制。我们接诊时,患者不断地咳吐大量绿色的稀痰,气短乏力,右侧胸痛,形寒,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患者反复要求不用抗生素,并说抗生素只要一用几天,人就感到乏力有虚脱感,说话都没力气,而且全身畏冷。

    中医怎么治?当然必需着眼于整体,不能把眼光只盯在肺部感染上。只盯在肺部,就可能会使用一些宣肺化痰以及被现代药理证明有良好抗炎作用的清热解毒之类的中药,如鱼腥草等。然观之患者,不仅有痰蓄于肺的局部症状,更有全身气阳亏虚的证候,加上痰涎量多,当考虑寒饮伏肺。既然是寒饮伏肺,治疗就当温肺祛饮了,首选的方子就是苓甘五味姜辛汤了,阳气亏虚当佐以温阳益气,我用方如下:红参5克、制附片10克、云苓15克、干姜6克、五味子10克、细辛3克、桔梗20克、炙甘草10克。方以苓甘五味姜辛汤作基本方,加参附温阳益气,加大量的桔梗乃是起宣肺排痰的作用。

    患者服药3剂,咳痰明显减少,短气畏寒明显缓解,只是右侧胸痛仍未明显好转,且患者同时诉说进食中药后,感到胃部不适,就像吃多了辣椒一样。显然,患者是典型的阳气不足,为了减少姜附辛温之性带来的胃部不适,我第二方时减姜附量(制附片改为6克),加入仙茅6克、桂枝6克、仙灵脾10克温补阳气。患者服方第3剂始胃部不适感消失,咳痰进一步减少,5剂后痰色转白,再进5剂右胸痛缓解,偶嗽,痰量极少,后带药10剂出院。在我的临床生涯中,运用中药为主成功抢救和医治的重度感染病例,还有很多,其中就不乏此类用辛温之品的。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中医学博士 毛以林,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