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顺从 内心逃避
周林
[案例]朋友邀请我陪他一起去选衣服。朋友面对各式各样的款式,迟迟不能做决定,还一直问:“这件如何?”“那件好看吗?”刚开始时,我还慢条斯理地回答他,但后来我开始着急,就主动说:“你看,这件蛮好看的!”他说:“是吗?既然你这么说,我就把它买下来。”但在数日后,我听到令我非常不悦的话,那位朋友竟然对别人说:“他的眼光真差,居然看中这套衣服!”当时是他要求我提供意见,如今却在背后批评我,我感觉很气愤。
[分析]此类人在表面上对于别人的意见照单全收,其实这么做只是为了逃避责任。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抑制过剩”,此种心理现象明显的人,都会出现类似上述行为。所谓“抑制过剩”是指过分抑制心理欲求,使其表面看来似乎思虑很简单、谨慎,且保持谦卑的低姿态。其实,他可能因无法自发性地满足欲求,完全不发表自己的意见,而轻易地听信别人的建议。
这种心理倾向,即使没有“抑制过剩”的人,也多少都会有。比如,在开会时,事前没有对会议的主题作进一步了解,因此不会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在必须发言时,也以大多数人的意见为自己的意见。会议结束后,若有人对他在会中的表现有微词,他会说自己“只是顺从大家的意见”来逃避责任。现实生活中,你若没发现“顺从”背后所隐藏的心理现象,很可能掉入对方的“陷阱”,造成对自己的不利。周林, 百拇医药
[案例]朋友邀请我陪他一起去选衣服。朋友面对各式各样的款式,迟迟不能做决定,还一直问:“这件如何?”“那件好看吗?”刚开始时,我还慢条斯理地回答他,但后来我开始着急,就主动说:“你看,这件蛮好看的!”他说:“是吗?既然你这么说,我就把它买下来。”但在数日后,我听到令我非常不悦的话,那位朋友竟然对别人说:“他的眼光真差,居然看中这套衣服!”当时是他要求我提供意见,如今却在背后批评我,我感觉很气愤。
[分析]此类人在表面上对于别人的意见照单全收,其实这么做只是为了逃避责任。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抑制过剩”,此种心理现象明显的人,都会出现类似上述行为。所谓“抑制过剩”是指过分抑制心理欲求,使其表面看来似乎思虑很简单、谨慎,且保持谦卑的低姿态。其实,他可能因无法自发性地满足欲求,完全不发表自己的意见,而轻易地听信别人的建议。
这种心理倾向,即使没有“抑制过剩”的人,也多少都会有。比如,在开会时,事前没有对会议的主题作进一步了解,因此不会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在必须发言时,也以大多数人的意见为自己的意见。会议结束后,若有人对他在会中的表现有微词,他会说自己“只是顺从大家的意见”来逃避责任。现实生活中,你若没发现“顺从”背后所隐藏的心理现象,很可能掉入对方的“陷阱”,造成对自己的不利。周林,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