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卫生报》 > 2011.03.29
编号:22279
房颤是报警 抗凝得跟上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29日 大众卫生报 2011.03.29
     管得宁 柳辉艳

    【病例】65岁的张阿姨一年前体检时发现患有房颤,医生建议她服用华法林等药物治疗,但张阿姨却认为自己除了偶尔有点心慌外,并无其他不适,也没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毛病,因此认为不必大惊小怪。结果半个月前,她突然出现口角歪斜,不能言语,而且右侧半边肢体不能动弹,家人紧急将她送往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左侧大脑大面积脑梗死,病情严重,随即转入神经内科救治。

    房颤是心肌丧失了正常有规律的舒缩活动,而代之以快速而不协调的微弱的蠕动,致使心房失去了正常的有效收缩,房颤是一种很常见的心律失常。

    房颤时心脏跳动不正常,节律紊乱,造成血液淤滞,血流速度缓慢,致使附壁血栓容易形成,栓子脱落随着动脉流动可造成脑栓塞、肺栓塞以及急性四肢动脉栓塞等。

    因此,房颤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华法林等药物以进行抗凝治疗,以预防脑、肺等各种栓塞的可能。可据调查,在我国现有1000万老年房颤患者中,能长期坚持抗凝治疗者寥寥无几。这可能是因为,服用华法林等药物后,开始两个月内需每周抽血检测,等凝血功能稳定后每一至两个月需抽血检测一次,因此很多人嫌麻烦;同时也因为患者过度担心或夸大长期服用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另外最主要的原因还可能是很多患者并未意识到房颤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或者抱有侥幸心理。

    专家提醒,一旦确诊房颤,建议到正规医院在心脏科医生的指导下坚持长期治疗。

    管得宁 柳辉艳,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