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冠状动脉病 > 冠心病
编号:30265
植物神经紊乱 误诊为冠心病
http://www.100md.com 2012年7月5日 大众卫生报 2012.07.05
     王禹

    【典型病例】李女士今年35岁,最近几天总觉得胸口发闷,要深呼吸才感到舒服,偶尔还会心里“发冲”。去社区诊所做了个心电图显示“ST段下移”,医生说有点“心肌缺血”,可能是冠心病的先兆。李女士认为,自己年纪轻轻怎么会得这种老年病呢?于是来到一家大医院,医生在为她复查了心电图,并做了心肌酶、甲状腺功能、颈椎片等一系列相关检查后发现,李女士患的并不是什么“冠心病”,而是因为精神紧张、焦虑及睡眠质量差而导致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为什么会误诊】女性在生活、工作压力过大,精神紧张、焦虑或睡眠质量较差时,往往容易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反射性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因此很容易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肌缺血,也就是冠心病混淆。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心肌缺血,患者常自觉心脏搏动增强或感到心慌,主观感到呼吸不畅或空气不够时,需深呼吸或叹息性呼吸来缓解症状,主观感受与是否活动无关,且多在静息时发生,含服硝酸甘油无效,常伴有多汗、手足冷、尿频、失眠、多梦、低热、食欲不振、头晕、头痛等症状。而真正的“冠心病”则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的,胸闷、心慌、心前区疼痛等症状往往于活动后加重,含服硝酸甘油能缓解。

    但是,60岁前的女性一般不容易和冠心病沾边。因为,女性在绝经前有雌激素的保护,如果没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糖尿病、血脂异常,不抽烟酗酒,患心血管病的几率很低;到了更年期,体内激素分泌失调,平衡被打破,会出现类似于冠心病的一系列症状,如心慌、胸闷、发堵、出汗等,如果医生在这方面缺少经验,很容易误诊;即使停经后,冠状动脉发生硬化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般要到60岁才会出现相应症状,而出现严重症状的时间会更迟。

    【确诊依据】首先,要有明显的症状。冠心病患者一般都有胸闷、气促、心前区疼痛,且疼痛常向左侧臂部、肩部、背部放射,多于活动、受寒或情绪激动时诱发,有的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也有的没有明显症状,仅在心电图上表现为房颤、室早、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第二,要有缺血的证据。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螺旋CT、心肌扫描等都有助于诊断,但都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因此,必须在临床专科医生的综合判断下才能确诊。

    一旦误诊,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如果非冠心病患者常服用扩血管药,可能造成出血,反而“没病吃出病来”;另一方面,女性此时本就容易紧张、过度敏感,一旦戴上了“冠心病”的帽子,还会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加重病情,甚至给日后的健康埋下隐患。

    当然,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的确有年轻化的趋势,上紧“预防心血管病”这根弦是没有错的,但同时也不能有冤假错案、过度治疗,否则也会对身体造成巨大的伤害。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 王玉民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

    医院主任医师 王禹,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