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处“鄙视链”中吗?
史宇
你是不是偶尔会在某个时候,心里瞧不起某人,对某人不屑一顾甚至有点小鄙视呢?答案是肯定的,这种心态无可厚非。然而,常常怀着鄙视的眼光与心态则不一样了。此时的鄙视,不仅像是一条食物链,更是当下社会宿命的怪圈。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或者在鄙视别人的同时,找寻到自己的群体,反映的是一种内心的不安与焦虑。
网上一项“你在鄙视链的哪一环?”的活动,竟然引起100多万人的兴趣,不少人还纷纷造句晒出心中的“鄙视链”,并用“>”代表“看不起”的意思。
比如:
游戏迷鄙视链:玩单机游戏>玩网络游戏>玩3D游戏>玩2D游戏>玩网页游戏;
足球迷鄙视链:看意甲>看英超>看西甲>看德甲>看法甲>看中超>看中甲;
, 百拇医药
电视剧迷鄙视链:看英剧>看美剧>看日剧>看韩剧>看内地剧>看穿越剧;
理财鄙视链:炒期货>炒黄金>炒股>炒基金>炒债券>买理财产品>存款>彩票。
……
一条条看似有些搞笑的链条,折射出的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心理状态——
优越感令人自大自卑
生活是多彩的,因为生活方式不尽相同,每个人的认知、行为模式都有其特点。如果不承认、不接纳个体间差异,带有偏见地看待生活,“鄙视链”自然就无处不在了。
参与鄙视链的,有两类人比较明显。一是年轻、处于发展阶段、某些方面有优势的人,他们的优越感非常明显,并快速体现在“鄙视链”的上端。有人将其归纳为几大类:智商优越感、年龄优越感、时尚度优越感、原创优越感、品位优越感、国际化优越感和小众优越感。这些有优越感的人,在链条中看似拥有鄙视别人的权利,凸显出的却是一种不成熟和幼稚。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不尊重别人、不善于接纳差异,这种态度将会影响其人际交往和生活。
, http://www.100md.com
另一些热衷于鄙视链的人,则显露出了潜在的无力控制、怕丢面子、无安全感、自卑等深层次的心理问题。自卑者往往低估自己的能力,鄙视别人,是一种实现自我优越感的简单方法,它不需要通过提高自己就能实现。尤其是生活中的一些不如意者,会有意无意地通过压低、讽刺别人来提升自己的优越感。
害怕别人“行”而生嫉妒
每一条“鄙视链”的形成,其实都是不平等姿态的表达。比如,英剧迷在提及剧名和角色时习惯用英文,在向别人介绍剧情时,也充满着自豪感。喜欢韩剧、穿越剧的,则被归为“没内涵”、“不会思考”之流。
其实,不论是英剧、美剧,还是内地剧,都能满足不同人群的情感和心理需要,尤其是国内拍的很多电视连续剧可谓家喻户晓。但在“鄙视链”中,优秀的内地剧被视而不见了,这与人们的嫉妒心理有关。
很多嫉妒并不是因为发现自己不如别人,而是源于某种被破坏的优越感,并生出一种极想排除或破坏别人优越地位的心理倾向,它包括焦虑、悲哀、猜疑、羞耻、消沉、憎恶等不愉快的心理状态,主要是因为一些人欲望太强烈。嫉妒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不能让你比我更行,就算你行,我也不承认”。嫉妒往往不能科学、正确地看待他人取得的成绩。嫉妒虽然影响了别人,但伤害最大的却是自己。
, http://www.100md.com
喜欢攀比导致心理失衡
人在生活中离不开比较。通过比较,人们觉察出好与劣从而完善自己,形成对外部世界相对稳定的态度与看法。所以说,比较是一种正常、自然的心理现象。
“鄙视链”的形成,更多反映出现实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很多现实生活是比较出来的,在单位有高层、中层,有白领、蓝领;在大学有教授、讲师、助教和后勤人员等。个体遇到与自身内化、固有思考模式相悖的人或事时,很容易出现鄙视心态,这是在比较中发泄或寻求心理平衡的一种表现。鄙视别人的人,通常会先入为主,在脑子里形成刻板、惯性的评价标准,体现了其内心的不安与焦虑,严重影响人的自信心。
“鄙视链”中,因鄙视的对象没有现实具体性、针对性,对他人不构成明显、直接的伤害,对自身也不会有什么影响,或许还存在较多的游戏成分,因此吸引了很多人参与。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鄙视作为一种态度的负性表达,让人非常反感,这种不良心理状态会阻碍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
, http://www.100md.com
宣泄压力不当影响心理成熟
“鄙视链”之所以得到那么多人的响应,与人们找寻群体支持、发泄负面情绪有关。
现在,压力大是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工作压力、职场发展、人际关系、教育子女、与老人相处等方面的问题,都会让人烦恼。引起压力的原因主要有四类:生活事件、挫折、心理冲突和不合理的认知。
受到情绪困扰时,有的人会抑制自己的情绪反应,“让眼泪往肚里流”,有的则不管不顾地把情绪发泄出来。其实,这两种方法都太极端。宣泄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学现象,不良情绪如果长期积累、得不到有效地宣泄与释放,就像胀大的气球,随时可能爆炸。但宣泄的方式太极端,也会给自己、他人带来新的心理负担或影响。
热衷于参与“鄙视链”的人,虽然在谈笑间转移了自己的一些压力,但潜意识中,会促进或强化他们的鄙视心态,影响心理成熟。现实生活中,尊重他人是交往的基础,彼此尊重是永恒的主题。“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是心理成熟的表达方式。
武警总医院心理医师 史宇, http://www.100md.com
你是不是偶尔会在某个时候,心里瞧不起某人,对某人不屑一顾甚至有点小鄙视呢?答案是肯定的,这种心态无可厚非。然而,常常怀着鄙视的眼光与心态则不一样了。此时的鄙视,不仅像是一条食物链,更是当下社会宿命的怪圈。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或者在鄙视别人的同时,找寻到自己的群体,反映的是一种内心的不安与焦虑。
网上一项“你在鄙视链的哪一环?”的活动,竟然引起100多万人的兴趣,不少人还纷纷造句晒出心中的“鄙视链”,并用“>”代表“看不起”的意思。
比如:
游戏迷鄙视链:玩单机游戏>玩网络游戏>玩3D游戏>玩2D游戏>玩网页游戏;
足球迷鄙视链:看意甲>看英超>看西甲>看德甲>看法甲>看中超>看中甲;
, 百拇医药
电视剧迷鄙视链:看英剧>看美剧>看日剧>看韩剧>看内地剧>看穿越剧;
理财鄙视链:炒期货>炒黄金>炒股>炒基金>炒债券>买理财产品>存款>彩票。
……
一条条看似有些搞笑的链条,折射出的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心理状态——
优越感令人自大自卑
生活是多彩的,因为生活方式不尽相同,每个人的认知、行为模式都有其特点。如果不承认、不接纳个体间差异,带有偏见地看待生活,“鄙视链”自然就无处不在了。
参与鄙视链的,有两类人比较明显。一是年轻、处于发展阶段、某些方面有优势的人,他们的优越感非常明显,并快速体现在“鄙视链”的上端。有人将其归纳为几大类:智商优越感、年龄优越感、时尚度优越感、原创优越感、品位优越感、国际化优越感和小众优越感。这些有优越感的人,在链条中看似拥有鄙视别人的权利,凸显出的却是一种不成熟和幼稚。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不尊重别人、不善于接纳差异,这种态度将会影响其人际交往和生活。
, http://www.100md.com
另一些热衷于鄙视链的人,则显露出了潜在的无力控制、怕丢面子、无安全感、自卑等深层次的心理问题。自卑者往往低估自己的能力,鄙视别人,是一种实现自我优越感的简单方法,它不需要通过提高自己就能实现。尤其是生活中的一些不如意者,会有意无意地通过压低、讽刺别人来提升自己的优越感。
害怕别人“行”而生嫉妒
每一条“鄙视链”的形成,其实都是不平等姿态的表达。比如,英剧迷在提及剧名和角色时习惯用英文,在向别人介绍剧情时,也充满着自豪感。喜欢韩剧、穿越剧的,则被归为“没内涵”、“不会思考”之流。
其实,不论是英剧、美剧,还是内地剧,都能满足不同人群的情感和心理需要,尤其是国内拍的很多电视连续剧可谓家喻户晓。但在“鄙视链”中,优秀的内地剧被视而不见了,这与人们的嫉妒心理有关。
很多嫉妒并不是因为发现自己不如别人,而是源于某种被破坏的优越感,并生出一种极想排除或破坏别人优越地位的心理倾向,它包括焦虑、悲哀、猜疑、羞耻、消沉、憎恶等不愉快的心理状态,主要是因为一些人欲望太强烈。嫉妒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不能让你比我更行,就算你行,我也不承认”。嫉妒往往不能科学、正确地看待他人取得的成绩。嫉妒虽然影响了别人,但伤害最大的却是自己。
, http://www.100md.com
喜欢攀比导致心理失衡
人在生活中离不开比较。通过比较,人们觉察出好与劣从而完善自己,形成对外部世界相对稳定的态度与看法。所以说,比较是一种正常、自然的心理现象。
“鄙视链”的形成,更多反映出现实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很多现实生活是比较出来的,在单位有高层、中层,有白领、蓝领;在大学有教授、讲师、助教和后勤人员等。个体遇到与自身内化、固有思考模式相悖的人或事时,很容易出现鄙视心态,这是在比较中发泄或寻求心理平衡的一种表现。鄙视别人的人,通常会先入为主,在脑子里形成刻板、惯性的评价标准,体现了其内心的不安与焦虑,严重影响人的自信心。
“鄙视链”中,因鄙视的对象没有现实具体性、针对性,对他人不构成明显、直接的伤害,对自身也不会有什么影响,或许还存在较多的游戏成分,因此吸引了很多人参与。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鄙视作为一种态度的负性表达,让人非常反感,这种不良心理状态会阻碍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
, http://www.100md.com
宣泄压力不当影响心理成熟
“鄙视链”之所以得到那么多人的响应,与人们找寻群体支持、发泄负面情绪有关。
现在,压力大是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工作压力、职场发展、人际关系、教育子女、与老人相处等方面的问题,都会让人烦恼。引起压力的原因主要有四类:生活事件、挫折、心理冲突和不合理的认知。
受到情绪困扰时,有的人会抑制自己的情绪反应,“让眼泪往肚里流”,有的则不管不顾地把情绪发泄出来。其实,这两种方法都太极端。宣泄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学现象,不良情绪如果长期积累、得不到有效地宣泄与释放,就像胀大的气球,随时可能爆炸。但宣泄的方式太极端,也会给自己、他人带来新的心理负担或影响。
热衷于参与“鄙视链”的人,虽然在谈笑间转移了自己的一些压力,但潜意识中,会促进或强化他们的鄙视心态,影响心理成熟。现实生活中,尊重他人是交往的基础,彼此尊重是永恒的主题。“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是心理成熟的表达方式。
武警总医院心理医师 史宇,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