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卫生报》 > 2013.05.07
编号:35146
中医外治法止咳易行又有效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7日 大众卫生报 2013.05.07
     咳嗽是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症状,在中医临床中,有不少外治法止咳效果很好,且操作简便。

    热水袋敷背

    人体背部是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的循行路线,督脉主一身阳气,热敷有利于驱散体内的寒气,缓解咳嗽症状。

    当人体感受风寒之邪引起咳嗽,伴痰液稀白、鼻塞、流清涕、咽痒、怕冷等症状时,可用热水袋灌满热水,外包一层薄毛巾,敷在背部,重点热敷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肺腧穴,可有效缓解咳嗽症状。

    热盐姜丝熨两胁、肚脐

    把盐和姜丝一起炒热后,敷在两胁或肚脐处,有温肺止咳之效。

    具体的做法是:取粗盐200克,生姜(切丝)100克,炒热之后倒在干毛巾或厚纱布上,趁热放在两胁和肚脐部位来回熨烫,温度以皮肤可耐受为度,持续3-5分钟。每天1次,睡前使用,对风寒引起的咳嗽效果很好。

    中药水煎剂泡脚

    咳嗽伴有咽喉肿痛、痰粘黄、流黄涕、口渴喜饮等风热症状时,可试试中药水剂泡脚。

    取麻黄、杏仁、甘草各5克,大力子15克,石膏30克,水煎好后,倒在一个木制的脚盆里,进行足浴,每日1剂,每日2-3次,每次15-30分钟,连续3-5天。这些中药有清热宣肺、止咳化痰的功效,可缓解咳嗽及咽喉不适等症状。

    蒜姜泥外敷涌泉

    如果不能判断到底是风寒咳嗽,还是风热咳嗽,可用蒜姜泥外敷涌泉的方法止咳。

    具体方法是:取大蒜一瓣和两倍于大蒜量的生姜,混合捣烂成泥,捏成饼状,每晚洗脚后敷于双足底涌泉穴,再以胶布固定,每次2个小时,7天为1个疗程。对风寒、风热、燥热咳嗽,以及百日咳、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引起的咳嗽,有很好的疗效。由于这个外治方刺激性较大,成人适宜,儿童需遵医嘱。

    刮痧

    患者坐位或俯卧位,暴露肩背部皮肤,操作者先于肩背部均匀涂抹刮痧剂或麻油,依患者体质及耐受程度用泻法(力量重,速度快)或平补平泻手法(力量、速度适中)于脊柱两侧由上而下垂直刮拭(注意避开脊柱),刮至皮肤红热。

    需要注意的是,对不出痧或出痧较少的部位,不要强求出痧;对于出现大量的痧斑,甚至出现紫黑痧斑的部位,可用泻法重点刮拭,但不可刮破皮肤,时间为10分钟左右;刮拭结束后,注意保暖,喝些温开水,平卧休息10-20分钟。

    拔罐

    拔火罐通过对皮肤和肌肉的物理刺激,能促进血液循环,调理气血,祛寒止痛。穴位有大椎、风门和肺俞,每次治疗15分钟,对于风寒咳嗽效果最好。

    耳尖穴放血

    对于风热性咳嗽还可以试试耳尖穴放血。耳尖穴常规消毒后,用消毒针头点刺耳尖令其出血,并不断挤压,两耳交替,每3-4天放血一次,30天为 1个疗程。

    耳尖穴是经外奇穴,有退热消炎、止痛及祛风清热、清脑明目、镇痛降压的作用。由于这种方法对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建议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或者由专业的针灸科医生操作。出血性疾病、孕妇及体质虚弱、过敏性体质者,禁用该法。

    江苏省外治法研究中心

    副主任中医师 夏公旭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

    主治中医师 王亮 (杨璞 整理),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