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胰腺疾病 > 胰腺癌
编号:37031
反复“胃痛” 原是胰腺癌
http://www.100md.com 2013年8月8日 大众卫生报 2013.08.08
     【典型病例】王先生今年56岁,身体一向很好,几年前体检做胃镜时发现胃部有息肉,因没有明显不适,故未作特殊治疗。两个月前,王先生突然觉得胃部不适,偶有疼痛,以为是“胃病”,便自行服用了1个月的中药。可是,1个月后,王先生胃部不适、腹痛的症状不但没有得到改善,还逐渐出现了面色发黄、乏力等症状,体重也较前有明显下降。

    王先生觉得不对劲,赶紧来到医院。入院后,医生以为是息肉引起,为其在胃镜下行“息肉电切术”,但术后王先生的诸多不适仍没有改善,医生又为他做了个腹部彩超,检查结果显示胰腺癌(晚期),王先生和家人不敢相信,后经过核磁共振和肿瘤标志物等多项检查,均确诊为晚期胰腺癌。可此时的王先生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时机。

    【为什么会误诊】俗话说“十人九胃”,可见胃病发病率之高,这往往使人们在思想上未能引起重视,认为上腹痛就是胃病,习惯自行购买一些“胃药”进行治疗。而胰腺癌是胰腺的恶性肿瘤,因胰腺的“知名度”没有胃、肠、肝、胆那样大,因而,不为人们所熟知,其隐匿性非常强。而在各种肿瘤中,胰腺癌恶性程度高,难治疗,患者预后差、生存时间短,被称为“癌之中王”。

    该案例中患者会误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胰腺癌患者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大多数只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或消化不良、食欲差等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会有上腹疼痛,而所有这些表现都很像“胃病”,而很难想到胰腺癌。第二,入院检查不完善。由于患者有“胃息肉”的病史,医生在未做腹部B超或CT检查等相关检查前,就盲目地实施了“息肉电切术”,结果是让患者白挨一刀,还耽误了病情。另外,由于胰腺的解剖位置相对隐蔽,位于腹膜后面,被胃遮挡,普通的B超有时很难发现胰腺上的病灶,因此,更增加了早期诊断胰腺癌的难度。

    【确诊依据】虽然早期胰腺癌较难发现,且容易与胃病混淆,但是,只要认真分析,胰腺癌还是会露出一些“蛛丝马迹”。

    例如,尽管两者都可出现上腹痛,但对于“胃痛”,胃药基本能控制住,而对于胰腺癌引起的腹痛则无效;另外,胰腺癌患者到了中晚期,90%会出现黄疸,而胃病患者一般不会出现。除此以外,胰腺癌患者还可在短时期内体重明显下降,数月内可减轻达10公斤以上,呈恶病质状态,而胃病患者一般不会。

    通常情况下,要确诊胰腺癌,除临床症状外,腹部B超是胰腺癌普查和诊断的首选方法,但由于超声检查受医生的水平、经验以及所用设备的影响较大,有一定的主观性,必要时要结合增强CT、核磁共振(MRI)以及化验检查等综合考虑。同时,血液肿瘤标志物,如CEA、CA199等均可辅助诊断,必要时可对病变部位行穿刺活检。

    湖北省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文欣轩

    (杨丽 整理),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