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婴幼儿保健 > 新生儿
编号:37068
新生儿缺维K 可引发颅内出血
http://www.100md.com 2013年8月8日 大众卫生报 2013.08.08
     【背景资料】一名纯母乳喂养42天大的宝宝,近日突然出现烦躁、易激怒,哭闹难以安抚,家长没重视,2天后孩子出现肢体抽搐才被紧急送到医院。头颅CT提示右侧颞顶枕叶有一脑实质血肿,同时伴有脑室内出血,经治疗后婴儿脱险,但其脑实质损害已不可逆。经一系列检查,孩子被诊断为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

    多因素致小儿维生素k缺乏

    缺维生素K对孩子真会有这么大的伤害吗?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长沙市三医院小儿科主任医师宋芳。据宋芳介绍,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VKDB),以往又称新生儿出血病、新生儿自然出血等,它是指由于维生素k缺乏,体内维生素k依赖因子(Ⅱ、Ⅶ、Ⅸ、Ⅹ)凝血活性低下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出血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但最严重的是颅内出血。

    研究发现与下列因素有关:1、维生素K不易通过胎盘,出生时新生儿(尤其早产儿)血里维生素K的水平就低,所以出生后有发生出血的倾向。2、人奶中维生素K含量只有15微克/升,远低于牛乳的60微克/升。且母乳喂养儿肠道中的细菌主要是双歧杆菌,它合成维生素K的能力极差。3、肠道合成维生素K有赖正常菌群的建立。新生儿出生时肠道无细菌存在,如得了慢性腹泻,一方面会干扰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使维生素K合成减少;另一方面使维生素K吸收减少。4、孩子患有肝胆疾患时,可影响肠粘膜对维生素K的吸收或合成。5、孕妇服用某些药物时,可诱导肝线粒体酶增加,从而加速维生素k的降解氧化或阻断维生素循环而产生维生素K缺乏。
, 百拇医药
    迟发型VKDB最隐蔽最可怕

    VKDB多见于健康婴儿突然发生出血,在排除其他相关性疾病后,可注射维生素k1后1小时左右出血就会停止。目前国际上多分三个型。

    早发型,即指出生后24小时内(包括分娩时)的VKDB。比较罕见,这个情况多与孕妇产前服用了影响维生素k代谢的药物有关。

    经典型,是指发生在出生后1-7天的VKDB。较常见,病情轻者具有自限性,多愈后良好,多数于出生后第2-3天发病,出血部位以脐残端、胃肠道(呕血或便血)、皮肤受压处(足跟、骶等)及穿刺处最常见。

    迟发型,指发生在出生8天后的VKDB。这种情况常见,多发生在出生后2周至2个月,死亡率和致残率高。此型发生隐蔽,出血之前常无任何先兆,65%以上以突发性颅内出血为首发临床表现,出现惊厥和急性颅内压增高。临床上可单独出现,也可与广泛皮肤、注射部位、胃肠道和粘膜下出血等同时存在。治疗后部分患儿可成活,但大多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如发育迟缓、运动功能障碍、脑瘫或癫痫等)。
, 百拇医药
    预防VKDB方法多

    乳母多吃绿果蔬

    为预防VKDB的发生,临床上采取新生儿在出生时就立即注射维生素K1和出生后3个月内补充维生素K1的措施。

    对于妊娠期服用了药物的,一般认为,在妊娠最后3个月内肌注维生素K1,每次10毫克,共3-5次,临产前1-4小时再肌注或静脉点滴维生素K1(10毫克)或于孕32-36周起开始口服维生素K110-20毫克,每日1次,直至分娩。新生儿出生后立即肌注维生素K11毫克,即可防止早发型VKDB的发生。纯母乳喂养婴儿,建议每个月注射一次维K1(一般满一个月注射一次,满2个月再注射一次。一般满4个月后婴儿发生VKDB几率就较小了。

    专家提醒,维生素K在绿色的蔬菜中含量较高,所以建议孕妇要多吃绿色蔬果,每天口服维生素K;乳母也同样,以补充乳汁里的维生素K。人工喂养的婴儿,因配方奶粉中已含有维生素k,在出生肌注后,不需再另外口服补充维生素K。

    张跃芝 胡冰峰,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