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卫生报》 > 2013.12.17
编号:39504
“怕人” 该如何 走出阴影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17日 大众卫生报 2013.12.17
     覃晓嫣小学二年级时,父亲生意遭受挫折,家庭经济状况急转直下。后来,覃晓嫣父亲还开始出手打母亲。无奈,母亲只能逃回娘家躲避。母亲不在家,父亲就会外出喝酒,回家后就常骂覃晓嫣来出气。父亲的形象在覃晓嫣心中一落千丈,她开始讨厌父亲,原本开朗的覃晓嫣变得沉默、没有自信,也不爱和别人交流了,她将自己封闭了。

    就这样熬了10几年,覃晓嫣研究生毕业后被一家企业录取,工作还算顺利,她也从家里搬了出来,生活似乎要走上正轨。在她29岁那年,一位男同事对覃晓嫣展开了追求攻势,有次趁看电影时搂抱了她,她害怕极了。从此,覃晓嫣发现自己出门看到异性,特别是看到他们的眼睛就很紧张,仿佛他们都有不轨的企图。

    晓嫣为什么会这样呢?她又该怎样走出“怕人”的处境、恢复正常的人际交往?

    【心理分析】

    覃晓嫣患的是社交恐惧症,简单地讲就是“怕人”。该心理疾病在青少年人群中发病率最高,表现为患者恐惧社交场合,怕与人见面、谈话,见人就紧张,面红耳赤、颤抖等。患社交恐惧症的青少年,普遍存在一些性格上的弱点,比如胆小、懦弱、害羞、内向、敏感、自信心不足、爱面子、争强好胜,过于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评价,对批评特别在乎、特别敏感等。

    社交恐惧症患者主要与其某一段生活经历有关。比如患者由于在以往的交往过程中碰到过挫折、失败,或者受到过嘲笑、讽刺、拒绝等,从而在心理上留下阴影,使其对人群感到恐惧,以致害怕与人交往,和人说话时就会出现紧张、焦虑、不安等情况。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自信,他们常常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担心自己不能大方自然地和人交往,所以就害怕别人。

    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如行为疗法、家庭疗法和伙伴疗法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治疗和心理咨询,可以克服过去那种在群体交往中的自卑感。行为疗法中系统脱敏法或自信心培训有助于患者尽快走出“怕人”的处境。另外,对于部分社交恐惧症患者还要进行抗焦虑的药物治疗,可以消除一些症状。

    此外,社交恐惧症患者与人交往时要接受自己、树立自信。不要对自己要求过高,不要去管别人怎么看。你越害怕出错,就越会感到手足无措。在社交场合,不要太在意自己的身体反应。根据“强化理论”,如果紧张时,我们太注意自己身体某些部位的紧张反应,就等于在强化自己的紧张行为,使其一步步地加重。另外,患者往往害怕而逃避与人交流,其实,逃避不能消除紧张,反而使你感到自己的懦弱。

    广西医科大学

    教授 吕斌,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