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卫生报》 > 2015.06.16
编号:49183
帮助孩子远离 考后综合征
http://www.100md.com 2015年6月16日 大众卫生报 2015.06.16
     高度紧张的高考结束后,随之而来的是填报志愿、学校发榜与招生工作前的时期。一些家长以为高考一过,考生的心理情绪问题便会减轻,对考生的关心便不再细致入微。其实,在“后高考时期”,考生更容易产生突发性的心理冲突和生理紊乱现象,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此时更需要家长的呵护和关爱。

    考后1-2周往往是考生心理问题的高发期,表现出焦虑、抑郁、失眠等,这就是“考后综合征”。这是因为考前学生心理和身体都处于高度紧张的备考状态,考试后压力似乎一下子消失了,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需要调整。另外,高考虽然结束了,但还有报考志愿等一系列事情,会让考生的高考压力由原来自己可以控制,即通过自己努力取得高分,实现梦想,变为现在自己不能控制,只能被动地等待。此时如果调适不当考生就会产生无力感、无助感等悲观消极的情绪。

    有统计资料表明,高考结束到录取结束这段容易被忽视的时间里,60%-70%的高考考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近20%的考生会因为过分焦虑而影响日常生活。从往年的经验看,很多考生被发现有心理障碍时,往往已进入了抑郁期,抑郁的治疗比一般心理障碍困难。因此家长要及早发现孩子异常心理的苗头,尽早释放考生心中的不快,让考生在上大学之前拥有健康的心理及体格,以应对接下来的学习与生活。

    首先,应了解孩子产生消极情绪的主要心理原因,以及时排除孩子的各种心理困扰。家长应帮助孩子学习一些必要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如:离开令人不快情境的转移思路法;为失败寻找“借口”的理喻反向法;树立自信的自我暗示法等,让孩子远离不健康的心理情绪,树立自信心。

    其次,除了适度的娱乐活动,考生也可以利用假期学一门技能。比如报驾校、学厨艺、练书法等。这和学文化课完全是两种感觉,除了锻炼动手能力外,还可以接触社会,增长见识。

    最后,家长应在考生心理调适中唱主角。高考结束后,家长对孩子不要疏于管教,应始终关注孩子的身心状态和思想动态,以便孩子出现不良心理苗头时给以正确引导。另外,家长要正确面对高考,不能把高考成绩作为衡量孩子是否成才的唯一标准,更不能因为孩子没考好就批评、讽刺、挖苦孩子。家长要敞开怀抱接纳孩子,不管孩子高考成绩怎样,都一如既往地支持他、关爱他。同时也要开导孩子正确对待高考,不要让孩子产生不合理的期待,从而降低期待焦虑,陪伴孩子度过高考后到入大学前的这段时间。

    高花兰(山东),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