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肺真菌病 > 肺隐球菌病
编号:53126
肺隐球菌病误诊为肺癌 患者白挨一刀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月7日 大众卫生报 2016.01.07
     患者白挨一刀

    【典型病例】王先生47岁,两个月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起初未重视,症状逐渐加重,1周后开始出现胸闷,活动后气促,痰中带少许鲜红色血,于是来到医院求诊。通过询问病史得知,王先生有近30年吸烟史,患糖尿病8年,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轻度升高,痰检未发现异常,胸部CT示:右下肺有一块状阴影,直径约3.0厘米,病灶中心有不规则的小空洞,边缘见一短毛刺及 “胸膜凹陷征”,支气管镜检查见右下肺支气管内有泡沫状分泌物。综上所述,王先生被诊断为右下肺癌,在短期抗炎、止血治疗后,胸外科医生为其做开胸、右下肺病灶切除术,术后将切除的病灶组织送病检。可病检结果却出乎医生的意料,并不是之前所认为的肺癌,而是肺隐球菌病。于是,立即给予伊曲康唑抗真菌,以及对症、支持治疗,王先生病情很快得到缓解。

    【为什么会误诊】肺隐球菌病多由吸入环境中的新生隐球菌引起,新生隐球菌属于真菌的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鸽粪被认为是最主要的传染源,一些免疫力低下和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者,如艾滋病、器官移植、糖尿病、晚期肿瘤患者均易被感染。治疗上选用氟康唑、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物。

    本案例中的患者之所以会被误诊为肺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患者症状主要为咳嗽、乏力、少量痰血和气促,胸部CT又提示右下肺见一块状阴影,且病灶边缘见一短毛刺及 “胸膜凹陷征 ”,这些均符合肺癌的临床症状与影像学特征,加之患者为中老年男性,既往又有长达30年的吸烟史,因此极易被误诊为肺癌;其次,因为肺隐球菌病的临床诊断本身较为困难,而案例中的患者既无明确鸽粪接触史,痰及支气管镜灌洗液检查又未能找到隐球菌,加上肺隐球菌病发病率低,故在获取组织病理学依据前,医生很难想到并确诊该病。

    【诊断依据】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只有组织学和微生物学证据才能确诊该病。但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以及鸽粪接触史等可以起到辅助诊断作用。

    免疫力低下或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者,如艾滋病、器官移植、糖尿病、晚期肿瘤患者易感染该病,发病前多有鸽粪接触史,感染后,临床症状轻重不一,轻者有发热、干咳、少量咯血、乏力等症状,重症者可表现为气促和呼吸衰竭。胸部CT检查时可发现胸膜下有单个或多发结节影(直径1-8厘米),也可表现为肺炎、空洞、弥漫性粟粒或网状影。

    如果在患者痰和支气管灌洗液中找隐球菌(微生物学证据),或病检结果为隐球菌病(组织学证据),就基本可以确诊,予以抗真菌治疗即可。

    如果怀疑是肺隐球菌病,但又没有上述组织学和微生物学证据,还可予以诊断性抗真菌治疗,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胸部CT,观察病灶的变化以协助鉴别诊断。

    长沙市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 曹仕鹏,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