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卫生报》 > 2016.06.07
编号:56063
颅内压监测仪 神经外科“预警机”
http://www.100md.com 2016年6月7日 大众卫生报 2016.06.07
     23岁的湖南汨罗青年戴某,一次在晚上回家时不幸被一辆小汽车撞倒,当即昏迷,头部伤口流血;在当地医院行头部包扎后,转入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行头部CT检查显示:右侧额顶部硬膜外血肿;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顶骨骨折并冠状缝分离、颅内积气;双侧额顶部头皮血肿;随后患者被收入神外二科。

    据该院神外二科主任刘少波介绍,当时患者脑中线结构无偏移,颅内血肿不到10毫升,占位效应不明显,稍有脑肿胀,无手术指征;于是科室一边采用非手术治疗,一边密切观察患者病情,防止发生颅内迟发性出血或脑水肿加重,导致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形成从而危及生命。为此,神外二科为患者施行颅内压监测技术,以监测患者颅内压的变化。

    以往,医生只能通过患者的生命体征、临床表现、影像检查等资料,判断患者颅内压的变化,从而决定是否需要采取手术治疗。由于判断的滞后性,容易延误病情,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而颅内压监测技术是在患者额部钻一小孔,将一末端装有微型传感器的细小引流导管通过小孔置入脑室,导管另一端则连接着床旁的颅内压监测仪,仪器上不时变动的数字,能反映出患者颅内压的实时变化。这样,医护人员就可以动态而精确地监测患者颅内压。当时戴某的颅压为18毫米汞柱,监测后第二天,患者颅内压峰值增至31毫米汞柱,第四天增高至40毫米汞柱,大大高于20毫米汞柱这个临床监测预警值,而此时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生命体征变化并不明显。医生当机立断,迅速复查头部CT,发现脑水肿加重,手术指征明确。在两天后为戴某行双侧额颞顶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刘少波介绍,采用颅内压监侧仪持续动态监测颅内压,操作方便,颅内感染发生率低,医生可精准、及时掌握颅内压力变化情况,为及早手术、判断颅内降压效果、指导药物治疗及临床科研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改善预后提供有利保障。

    杨文,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