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卫生报》 > 2016.09.20
编号:58114
寻回迷失的经络
http://www.100md.com 2016年9月20日 大众卫生报 2016.09.20
     回顾现代针灸的发展可以发现,如果没有“去经络化”的针灸学教学,针灸疗法不可能那么容易推广,也不可能像现在这么被广泛地应用;如果当年没有集中全国科研力量对经络实质的攻关研究,也许至今还未认清经络系统作为人体体表与内部功能联系的本质;如果没有“去经络化”的新理论、新思维指导,就不可能涌现那么多疗效突出的新穴位与新疗法。换言之,“去经络化”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针灸热,促进了现代针灸医学的发展。

    首先,大量的针灸实践已经证明,选用反应点是提高针灸疗效的关键,虽然大多数反应点(压痛点、敏感点、阿是穴或触发点)是在传统经络上,但仍有许多反应点不在传统经络体系之内。因此,我们提出的反应第一诀“经穴皆可失,反应不可无”,就是强调根据反应点选穴时不要被传统经络体系所束缚。现在流行的“触发点(激痛点)”或众多“特效穴”,包括董氏奇穴,都是如此,针灸的“去经络化”可谓发挥到了极致。

    另一个方面表现在皮下组织的某些刺激方式的特点与传统针灸要领相悖。如1972年张心曙教授发明的腕踝针,在治疗时要求不能出现酸、麻、胀、痛等“得气”感觉,认为“气至则无效”,这与传统针灸的“气至而有效”恰恰相反,在理论上完全脱离了经络学说,但其临床疗效显著。再如1996年符仲华教授发明的“浮针”,以及现在流行的小针刀、铍针、芒针或肌筋膜疗法等,尽管刺激方式各异,但都把皮下组织层的刺激作为刺激对象。可以说,如果没有腕踝针突破“气至而有效”的传统束缚,也就不会有这一系列的针法创新。另外,以肚脐(神阙穴)为刺激对象的方式称为“脐针”,也是打破了“神阙禁针刺”的传统束缚而发展起来的。
, 百拇医药
    但是,“去经络化”对针灸的发展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近年来海外兴起干针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干针的传播者利用它“去经络化”的特点,进而提出“干针不属于针灸”的谬论,使“去经络化”变成“去针灸化”。而从学术角度来看,“去经络化”的最大弊端是不利于继承几千年的针灸与中医临床经验,也容易导致一些以针灸为名的“过度治疗”。

    几千年的针灸临床经验都是与经络学说或经络体系相联系的,如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还有后人总结的“胸胁内关谋”,它们所表达的“某穴位与身体某部位之间的关联”都是传统经络体系的精华。再如我们的三大类身体反射区(内脏反射区、躯体反射区和中枢反射区),它们完全是通过分析、整理、归类各个穴位或反应点的功能归纳出来的,其分布规律都大致与传统的十四经络相对应。如果完全“去经络化”,我们的三大类反射区也就失去了根基。所以,对于发展现代针灸临床来说,完全“去经络化”是不应该的。

    至于“过度治疗”,近年来已经引起了临床的极大关注。有人或许会问“针灸也会过度治疗吗?”我们知道,针灸对机体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总以为针灸不会过度治疗。但实际上,针灸的“过度治疗”是存在的,并且有越演越烈之势。不顾患者的个体化差异,一律采用“标准化”的刺激方式,在“去经络化”理论指导下,主张刺激区域广泛或强烈,把中医的外治法推向了“过度治疗”的边缘,以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好的疗效。原本应该是缓和、舒服的针灸外治法,经常变得使患者在治疗期间痛苦异常。如炎性疼痛在过度刺激后,疼痛经常会加重,而刺激期间的疼痛可以导致急性血压升高,使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增加。

    (待续)

    金观源,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