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锥体外系疾病 > 帕金森病
编号:58580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0月18日 大众卫生报 2016.10.18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以震颤、僵硬、运动迟缓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见于中老年人。由于缺乏根治的办法,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将逐渐失去自主运动能力而导致肺炎、血栓形成等各种并发症。

    正是由于帕金森病对健康的巨大威胁,全世界的医学界对帕金森病的研究进行了空前的努力,并且取得了两个里程碑式的进步,一个是多巴胺制剂的研究成功,一个是(DBS,俗称脑起搏器)的成功研制。当多巴胺制剂刚刚问世的时候,由于其神奇的效果,使得当时的人们一度乐观地以为帕金森病治疗的堡垒已经攻克。然而,随着3-5年的临床观察,人们发现多巴胺制剂同样不能阻止病情的进展,并且导致很多难以忍受的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异动、“开关”现象、幻觉等。

    脑深部电刺激是在传统的核团毁损术(细胞刀)的基础上研制出来的,其原理是通过在体内植入神经刺激器,刺激脑内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抑制异常神经信号,达到改善症状,恢复自如活动和自理能力的目的。其主要优点主要有三个:一是可逆。与传统的“细胞刀”不同,DBS治疗是可逆的、非破坏性的治疗,从而保留了以后接受更先进的治疗方法的可能性;二是可调。刺激的参数可以通过一个类似电视遥控器的装置进行调整,从而适应病情的不断变化,时刻保持良好的症状控制,起到类似“治愈”的效果;三是安全。手术采用微创方法,创伤小,其安全性已经得到了全世界大量病例的证实。

    DBS手术在1997年通过美国FDA认证并正式应用于临床以后,已经成为欧美很多国家的一线推荐方法。我国的DBS治疗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是发展很快,尤其是在国产脑起搏器的正式上市后,大大降低了DBS治疗的经济门槛,使得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分享到科技进步的成果。

    随着研究的深入,DBS手术在功能神经外科领域发挥了越来越广泛的作用,除应用于帕金森病以外,还广泛应用于肌张力障碍、难治性强迫症、难治性厌食症、某些类型的难治性癫痫、植物人促醒、顽固的神经性疼痛等疾病的治疗,为许多神经外科的难病、怪病的治疗开启了新的希望。

    陈小峰,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