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卫生报》 > 2017.02.07
编号:60763
我的中医路
http://www.100md.com 2017年2月7日 大众卫生报 2017.02.07
     我五六岁时就立志学习中医,那时的想法很单纯,只为能给家人看病。父亲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平日里母亲需在家照顾父亲,作为家中长子,我便早早地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包括联系医生的任务。为了给父亲治病,母亲几乎用光了家中所有的钱,但即便如此,父亲还是在我6岁时离开了我们。那时起,我便立下志向,长大后一定要学医,且要学中医,因为中医看病便宜,对一些家境贫困的人来说,更有帮助。

    1980年,我考取了浙江中医学院的中医专业,1985年,本科毕业后我又考入南京中医学院温病研究生班,师从温病大师孟澍江与沈凤阁教授。1991年,我考取了笹川医学奖学金,于1993年4月由卫生部派往日本富山医科药科大学第一内科从事糖尿病胰岛素受体的研究。两年后,我又转入日本金沢医科大学研究生院从事呼吸内科急性肺损伤的研究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在这期间,导师为了让我不脱离自己的专业,介绍我担任藤之木与樱井病院做汉医与针灸医师。日本人民对医者充满了敬重,因为文化的相连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他们对中医更是有着很大的兴趣与期待,同时因为我的治疗效果很好,在日本当地很快就引起了轰动,每天的接诊量一般在80-100号,行医过程十分顺利,这和后来在美国行医过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百拇医药
    1999年,我受到了来自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儿童医疗中心的研究邀请。为了拓宽自己的视野,我毅然决然来到美国从事博士后(肺生物分子学)的研究。

    俄亥俄州是美国中部一个比较保守的州,针灸作为“外来物”,很多人并不接受。更何况当时的医学会还规定针灸师不能使用中药,针灸必须在西医师指导下才能接诊,换句话说只有西医医师处方才能针灸。

    且不说这个地方大部分患者从未试过中医,也不相信中医,就是个别思想比较开明的人想试试针灸而向医生申请处方时,大部分的西医医生会说:“针灸还只是试验医学,别浪费金钱与时间了。”而愿意介绍病人尝试中医治疗的大多是从美国比较开放的东西两岸(纽约、加州)调过来的医生。

    随着针灸在俄州的慢慢普及,从事针灸工作的人也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需要针灸法律作出相应的调整和规范化。我当时作为俄州针灸协会的5个主要负责人之一,参加了对俄州法律中关于针灸师需西医指导规定的反对运动并成功得到改善。
, 百拇医药
    随着俄州针灸法律的改善和病人的增多,我自己开了两个中医诊所,并一直经营至今。因为口碑不错,我诊所的病人一直很多,有的还会帮我宣传,也会帮我介绍病人过来。比如一位不孕症患者通过针灸调理自然怀孕成功,她把这件事告诉了她的家庭医生,医生觉得不可思议,连称“神奇”,之后为我们推荐了很多类似的病人。这样的医生很多,虽然未曾谋面,却长期给我推荐病人,我们之间也逐渐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杨观虎

    作者简介

    杨观虎 1980年考入浙江中医学院,1985年考入南京中医学院温病研究生班,1989年任温州医学院中医教研室讲师。1993年,由卫生部派往日本富山医科药科大学第一内科学习,后转入日本金沢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并获医学博士学位。1999年在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疗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曾在2005-2009年间担任俄亥俄州SHI针灸学校校长。现为世界中医联合会内科专业委员会理事,TCMAAA学术部长和美国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参与编译了5本中医著作,发表论文30余篇。,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