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问世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用武力征服六国,统一了货币、文字和度量衡单位,大大提高了统治及管理效率。秦始王为统一思想,警戒对抗他的人,“焚书坑儒”,幸运的是,一些有关占卜、医学及农业书籍得以保全,与此同时,中医药体系随同大量医疗实践的开展,内容开始充实及提高。
公元前206年,经过数年的楚汉之争,刘邦最终战胜项羽建立汉朝(西汉)。汉朝是一个在医学、艺术、哲学及科技等方面都有创新的时代,且由于蔡伦发明了造纸术,轻薄的纸张代替了笨重的竹简,使得许多不同领域的书籍开始大量出现,例如司马迁的《史记》以及《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成书于秦汉时期,主要以记录植物类药物为主,具体作者不详,后人托名“神农”,是借用了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该书共记录了药物365种,其中包括植物类252种,动物类67种和矿物类46种。另外,书中还根据药物的功效和使用目的,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上品药120种,多属滋补养生类,没有毒性或毒性小,可长期服用,例如人参;中品药120种,多属补养兼有预防作用,某些含毒性,例如当归、麻黄,须由医师处方用药;下品药125种,一般具有毒性,是专用于治疗的药物,例如巴豆,主要用于通便、消水肿及祛痰。
由于该时期封建统治者都梦想长生不老,以享受人间的荣华富贵,寻求不老仙药及炼丹的风气因而盛行起来,例如秦始皇曾派徐福率数千童男童女去往东海寻找“仙人”;汉桓帝曾邀请一批印度佛教高僧入宫,希望为他提炼长生不老仙丹。这个可以说是中医药方剂学的起源。
“师徒相授”制度是东汉时期最常见的培训医师的方法,选拔学徒的过程非常严谨,也是最早提出以考试形式来选拔医师的朝代,所有医官必须通过考核。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名医,如仓公淳于意是首位保存病人记录的医师;汉和帝时的太医丞郭玉及汉哀帝时的伍宏都是当时的名医,针灸医术高明;汉献帝时的董奉同样医术精湛。
说到名医,这一时期还有两位不得不提的医家,一位是被后世称为“医圣”的张仲景(公元150-215年),由他所著的《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的基础;他首创以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及厥阴等六经辨证论治的原则及方法,是中国最早的理论结合临床诊疗专书。宋朝时,该书再次被编写,并分为《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两册。
另一位著名医家就是华佗。华佗(公元145-208年)与张仲景同时期,但他喜欢四处游历为百姓治病,并学习当地医师们的医术,后来还常为曹操医治偏头痛,可惜晚年被曹操处死。华佗精于外科手术,被后世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他善用麻醉药物,发明的“麻沸散”是最早的麻醉剂。除此之外,华佗还提倡体育疗法,创作的“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及鸟的动作姿态,可以起到保健强身的目的。而他的弟子吴普、樊阿二人,也都是三国时期的名医,吴普依据华佗导引之术活到90岁,并且耳聪目明,牙齿完整;樊阿精于针刺术,将针刺方法引伸至背部及胸部应用。
魏文, 百拇医药
公元前206年,经过数年的楚汉之争,刘邦最终战胜项羽建立汉朝(西汉)。汉朝是一个在医学、艺术、哲学及科技等方面都有创新的时代,且由于蔡伦发明了造纸术,轻薄的纸张代替了笨重的竹简,使得许多不同领域的书籍开始大量出现,例如司马迁的《史记》以及《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成书于秦汉时期,主要以记录植物类药物为主,具体作者不详,后人托名“神农”,是借用了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该书共记录了药物365种,其中包括植物类252种,动物类67种和矿物类46种。另外,书中还根据药物的功效和使用目的,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上品药120种,多属滋补养生类,没有毒性或毒性小,可长期服用,例如人参;中品药120种,多属补养兼有预防作用,某些含毒性,例如当归、麻黄,须由医师处方用药;下品药125种,一般具有毒性,是专用于治疗的药物,例如巴豆,主要用于通便、消水肿及祛痰。
由于该时期封建统治者都梦想长生不老,以享受人间的荣华富贵,寻求不老仙药及炼丹的风气因而盛行起来,例如秦始皇曾派徐福率数千童男童女去往东海寻找“仙人”;汉桓帝曾邀请一批印度佛教高僧入宫,希望为他提炼长生不老仙丹。这个可以说是中医药方剂学的起源。
“师徒相授”制度是东汉时期最常见的培训医师的方法,选拔学徒的过程非常严谨,也是最早提出以考试形式来选拔医师的朝代,所有医官必须通过考核。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名医,如仓公淳于意是首位保存病人记录的医师;汉和帝时的太医丞郭玉及汉哀帝时的伍宏都是当时的名医,针灸医术高明;汉献帝时的董奉同样医术精湛。
说到名医,这一时期还有两位不得不提的医家,一位是被后世称为“医圣”的张仲景(公元150-215年),由他所著的《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的基础;他首创以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及厥阴等六经辨证论治的原则及方法,是中国最早的理论结合临床诊疗专书。宋朝时,该书再次被编写,并分为《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两册。
另一位著名医家就是华佗。华佗(公元145-208年)与张仲景同时期,但他喜欢四处游历为百姓治病,并学习当地医师们的医术,后来还常为曹操医治偏头痛,可惜晚年被曹操处死。华佗精于外科手术,被后世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他善用麻醉药物,发明的“麻沸散”是最早的麻醉剂。除此之外,华佗还提倡体育疗法,创作的“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及鸟的动作姿态,可以起到保健强身的目的。而他的弟子吴普、樊阿二人,也都是三国时期的名医,吴普依据华佗导引之术活到90岁,并且耳聪目明,牙齿完整;樊阿精于针刺术,将针刺方法引伸至背部及胸部应用。
魏文,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