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卫生报》 > 2017.11.30
编号:67023
“金元四大家”丰富中医理论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1月30日 大众卫生报 2017.11.30
     公元1115年,北方女真族建立金国,并南下攻陷北宋都城,迫使宋廷南迁,形成长达百年的(南)宋金对峙局面。与此同时,蒙古游牧民族征服了北方大部分地区,在成吉思汗的统帅下建立强大帝国,并于公元1234年消灭金国,继而在1279年灭南宋,建立元朝。这段时期,历史学家将其称为金元时期。

    该时期的医家多以《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药学经典著作为基础,结合临证实践,阐述自己的独到见解。医家们自成一说,出现不同的学派,如刘完素的“寒凉派”、李杲的“补土派”、朱震亨的“滋阴派”、张从正的“攻下派”等,中医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由于这四位医家对中医的贡献突出,被后世称为“金元四大家”。

    除了上述主要医家和学说,该时期的针灸应用已非常普遍,很多腧穴及其疗效已被证实,更创作出新的应用手法,1331年由窦圭方出版的《针灸四书》是此期针灸著作的代表,书中记录的腧穴鸠尾穴可应用于心悸、癫痫等,与现代中医针灸治疗范围类似。此外,此时期的统治者——蒙古人对中医针灸的发展亦作出了贡献,传统蒙古医术“蒙古灸”、刺血疗法等也引入了中医系统。
, 百拇医药
    由于这段时期战争频繁,蒙古族又崇尚骑射,因而也间接促进了外伤学科的发展。元代齐德之于1335年编撰的《外科精义》一书在外科诊疗方面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和经验。该书共两卷,上卷主要描写外科小手术,特别是皮肤科治疗方面,其中一个创新是用光合疗法治疗皮肤病;下卷主要记载了汤、丸、膏、丹等方剂的应用。

    与齐德之同时期的外科著作还有危亦林于1337年撰写的《世医得效方》,该书充分表现了危亦林在骨科上的高超技巧,他精于骨折及骨关节脱位整复与固定,是应用脊椎骨折悬吊复位术的先驱者;而书中记载的麻醉药——蔓陀罗、乌头等的应用亦是先例。

    此外,食疗的重要性也被该时期的一些医家所认识,皇家厨师忽思慧于1330年编撰《饮膳正要》一书,从健康人的实际饮食需要出发,以正常人膳食标准立论,制定了一般饮食卫生法则,图文并茂,为中国第一部完整的饮食卫生与食治疗法的专书,也是一部古代有价值的食谱。他特别提倡中庸之道,认为饮食要平均配合,不可过量,书中列出230种五谷类、肉类、鱼类水产及生果疏菜等食品,并确实其营养价值,如对狗肉的描写有:“犬肉味咸、温和无毒、安五脏……”
, 百拇医药
    魏文

    ■伸延阅读

    你了解“金元四大家”吗?

    刘完素 (公元1120-1200年)亦称刘河间,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二卷和《宣明论方》十五卷。他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倡“六气皆从火化”说,治疗多用寒凉药,世称“寒凉派”,提出“降心火,益肾水”为主的治疗火热病的一套方法,给后世温病学派以很大启示。

    李杲(公元1180-1251年)自号东垣老人,发展其师张元素脏腑辨证之长,区分了外感与内伤,认为“人以胃气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首创内伤学说理论,代表作为《脾胃论》。他采取了一套以调理脾胃、升举清阳为主的治疗方法,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世称“补土派”。

    朱震亨(公元1281-1358年)因世居丹溪之边,故又名朱丹溪、丹溪翁,30岁时才改儒学医,主要著作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他创造性地阐明了“相火”有常有变的规律,提出了著名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临症治疗上提倡滋阴降火之法,世称“滋阴派”。

    张从正(约公元1156-1228年)是一位具有革新思想的医家,致力研究医学经典,其代表作是《儒门事亲》。他善用攻法,认为“治病应着重驱邪,邪去则正安,不可畏攻而养病”,发展和丰富了应用“汗、吐、下”三法,世称“攻下派”,此外,他还十分重视社会环境和精神因素等致病作用。,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