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婴幼儿保健 > 新生儿
编号:68344
让新生儿摆脱传统“蜡烛包” 自由生长
http://www.100md.com 2018年2月1日 大众卫生报 2018.02.01
     自由生长

    在许多农村里,新生儿一出生,家长便用棉布制成的包被将其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为防止他乱蹬,还特意用带子裹紧,这就是我国世代相传的婴儿护理方法---蜡烛包。据说,这样做不仅可以保暖,防止小孩遭到意外伤害、还可以扳直手脚,避免将来患“罗圈腿”。其实这种“蜡烛包”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是十分不利的。

    传统的“蜡烛包”对新生儿是一种束缚,限制了新生儿胸部的活动,而影响肺和横隔膜的活动和功能,不仅影响肺的发育,也影响呼吸,使肺部抵抗力降低,增加肺部感染机会。同时也会压迫腹部,影响胃和肠道的蠕动,使消化功能降低,而影响食欲,使新生儿经常发生溢奶、吐奶。由于四肢活动受限,更不利于四肢骨骼、肌肉的发育,影响新生儿的动作发育。

    尤其是有些老人习惯用一床小的棉垫子,将伸直的两下肢包起来,再结结实实地绑上,以为这样可以防止发生“罗圈腿”。事实却恰恰相反,实际上,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因为胎儿在母亲的子宫内四肢呈屈曲状态,出生后这种姿势还要维持一段时间,如突然用包裹或捆绑的方法去改变这种姿势,反而会给婴儿带来极大的不适,强制婴儿伸髋、伸膝,关节四周的韧带和肌肉都不能适应,影响了孩子的活动和生长发育,极容易造成婴儿腋下、腹股沟、臀部等处的皮肤溃烂。

    另外,在一部分新生儿中,如果在胎内髋关节发育得不好,用“蜡烛包”还会造成髋脱位,长期包裹还可能影响髋臼的发育。另外,包裹太紧,容易出汗,刺激皮肤,使汗腺口堵塞、发红,甚至引发皮肤感染。因此,要改变传统的包裹方法,使新生儿保持自然舒适的体位。

    湖南省儿童医院骨科 易银芝,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