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秋燥 先辨温凉
秋季天气干燥,也是由热转凉,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黄帝内经》曾记载“秋冬养阴”,意思是说,秋冬两季应当收养阴气,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长的规律,并为来年阳气的生发打好基础。
秋季燥气当令,燥邪为患有两大特点,一是燥邪干涩,易伤津液;二是燥易伤肺,感受燥邪后易出现咽干鼻燥、咳嗽少痰或干咳无痰、皮肤干燥等症状。临床根据秋燥寒热性质不同,分为“温燥”和“凉燥”。初秋有夏日之余热,天气晴暖而干燥,燥与温热结合,称为温燥;深秋有近冬之寒气,气候干燥,天气逐渐转凉,燥与寒结合,称为凉燥。两者在治疗上也有所不同。
温燥一般发生在初秋,此时天气还比较热,感受燥热之邪可出现发热头痛、干咳少痰、心烦口渴,或气逆而喘等症状,舌淡红脉浮数。治疗以疏风清热、润燥止咳为主,方选桑杏汤——桑叶、杏仁、北沙参、浙贝母、豆豉、栀子皮、梨皮。热甚伤津较重者,可加天花粉、麦冬;咽干而痛者,可加射干、桔梗、甘草;痰黏难咯者,可加瓜蒌皮、前胡、麦冬。
凉燥一般发生在深秋,深秋风寒之邪侵袭肺卫,可见咳嗽频频、痰液清稀、鼻塞流清涕、背心发冷、无汗、头痛、咽干唇燥、不发热或低热等,舌淡苔白,脉浮紧。治疗宜辛散温润、宣肺化痰,方选杏苏散——苏叶、杏仁、制半夏、茯苓、甘草、前胡、桔梗、枳壳、橘皮、生姜、大枣。表寒重加豆豉、牛蒡子;头痛甚加川芎、防风、白蒺藜;痰多胸闷加川贝、紫菀;表邪已去,久咳不止者加百合。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于兴娟, 百拇医药
秋季燥气当令,燥邪为患有两大特点,一是燥邪干涩,易伤津液;二是燥易伤肺,感受燥邪后易出现咽干鼻燥、咳嗽少痰或干咳无痰、皮肤干燥等症状。临床根据秋燥寒热性质不同,分为“温燥”和“凉燥”。初秋有夏日之余热,天气晴暖而干燥,燥与温热结合,称为温燥;深秋有近冬之寒气,气候干燥,天气逐渐转凉,燥与寒结合,称为凉燥。两者在治疗上也有所不同。
温燥一般发生在初秋,此时天气还比较热,感受燥热之邪可出现发热头痛、干咳少痰、心烦口渴,或气逆而喘等症状,舌淡红脉浮数。治疗以疏风清热、润燥止咳为主,方选桑杏汤——桑叶、杏仁、北沙参、浙贝母、豆豉、栀子皮、梨皮。热甚伤津较重者,可加天花粉、麦冬;咽干而痛者,可加射干、桔梗、甘草;痰黏难咯者,可加瓜蒌皮、前胡、麦冬。
凉燥一般发生在深秋,深秋风寒之邪侵袭肺卫,可见咳嗽频频、痰液清稀、鼻塞流清涕、背心发冷、无汗、头痛、咽干唇燥、不发热或低热等,舌淡苔白,脉浮紧。治疗宜辛散温润、宣肺化痰,方选杏苏散——苏叶、杏仁、制半夏、茯苓、甘草、前胡、桔梗、枳壳、橘皮、生姜、大枣。表寒重加豆豉、牛蒡子;头痛甚加川芎、防风、白蒺藜;痰多胸闷加川贝、紫菀;表邪已去,久咳不止者加百合。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于兴娟,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