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过5分钟就得看一眼手机 你可能有“错失恐惧症”
每过5分钟就拿起手机,刷微信朋友圈、微博;自己发了条“状态”后,焦急等待他人的点赞、评论;看到别人精彩的社交生活,顿时觉得自己的“独处时光”无聊孤单;把网络上的“爆文”统统看一遍,生怕朋友聊起时自己一无所知……如果你也有这些表现,那就要警惕是否患了“错失恐惧症”。
错失恐惧症也叫“局外人困境”,是指人们因为担心错过某些精彩内容而感到焦虑、烦躁和沮丧,从而不断刷新社交网站中的消息,或怀疑自己错过了什么重要信息于是做出错误决定而产生的一系列身心状态。某媒体在新浪微博进行的微调查显示,有15.2%的人认为自己拥有严重的错失恐惧症,不会拒绝牌局、饭局、K歌等各种邀约;有32.6%的人会频繁刷新朋友圈等社交网络,以免错过各种最新话题;还有过半的人严重依赖手机,忘带或没电时都会心烦意乱,担心错过重要联络。
为什么我们害怕错过?
人类是群居动物,被社会接纳是一种生存的本能。40年前,“社交控”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远距离交流并不是很好实现。我们并没有500个朋友,而是只有几个朋友就在附近,即使他们在做什么事情,我们也不知道,因此也就不会感到害怕。但现在,社交媒体主导着我们的生活,每个人的精彩集锦都在冲击着我们的思想。我们总是假设别人的生活比自己的更充实、更精彩。
, http://www.100md.com
1. 信息过载 由于先进的技术,我们不断承受着大量的信息,但这对我们的大脑来说太多了。就好像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做一些很酷的事情,而你却不是。所有的这些信息都在情感上和精神上压倒了我们,让我们筋疲力尽。
2. 压倒性 你看到所有这些事情都在你身边发生,你就会被没有你的大量事情压垮。有太多的路要走,而你没有时间、精力或资源去做所有这些事情,这就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微不足道。
3. 恐惧 好像错过了这一件事,你将会永远被排斥一样,因此,你会在一个社会群体中因为错过而为你的生存感到恐惧。
4. 自我仇恨 我们担心如果不参加所有的社交活动,就会被认为无趣、无聊、平庸。我们本能地会关心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并利用这些信息来欺负自己,使我们感到焦虑和沮丧。
5. 攀比 我们喜欢拿自己和别人比较,以确定我们在成功的尺度上的位置,每个人都喜欢成功和进步。这是天性,但是攀比心态只会导致自我憎恨,因为我们总是在寻找自己失败的原因,并以此来威胁自己。
, 百拇医药
如何学会独处?
实际上,独处是一门学问,我们要像学习社交一样学会独处,才能更好地专注于当下的生活,对手机说再见。
1. 学习专注 学习古人孤星赏月式的独处方式并不现实,反而会加重焦虑感,我们可以用忙碌的方式来替代,但前提是专注地做一件事。比如专心地看本书,或者跳舞、画画,把心里想说的话写下来等。但千万不要用游戏、电视来消耗独处的时间。
2. 练习独处 如果你已经习惯了和别人在一起,刚开始练习一个人独处时,可能会觉得不舒服。此时你就要探测自己的感觉,问自己几个问题,比如你为什么一直盼望电话铃响,你是否担心自己和某人的关系……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可以找点事做,比如整理衣柜、书柜,喝杯茶,以克服独处时的恐惧。
3. 学会说不 如果你的社交生活正在消耗精力,那么你就有必要进行一些调整,并学会对邀约说“不”。
4. 找到快乐之所 对有的人来说,酒吧、游乐场能获得愉悦,但并非适合独处。你应该找到让自己最放松的地方,比如家里、咖啡厅、公园一角,甚至是厕所内,只要能让你的内心得到平静,都可以将其当成独处的地方。
5. 每天想三件好事 国外很多理论认为,每天至少应该给自己30分钟的独处时间,实际上,哪怕几分钟就行。此外,每天睡觉前想3件让你值得感恩的事,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审视和积极暗示。
汪冰, 百拇医药
错失恐惧症也叫“局外人困境”,是指人们因为担心错过某些精彩内容而感到焦虑、烦躁和沮丧,从而不断刷新社交网站中的消息,或怀疑自己错过了什么重要信息于是做出错误决定而产生的一系列身心状态。某媒体在新浪微博进行的微调查显示,有15.2%的人认为自己拥有严重的错失恐惧症,不会拒绝牌局、饭局、K歌等各种邀约;有32.6%的人会频繁刷新朋友圈等社交网络,以免错过各种最新话题;还有过半的人严重依赖手机,忘带或没电时都会心烦意乱,担心错过重要联络。
为什么我们害怕错过?
人类是群居动物,被社会接纳是一种生存的本能。40年前,“社交控”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远距离交流并不是很好实现。我们并没有500个朋友,而是只有几个朋友就在附近,即使他们在做什么事情,我们也不知道,因此也就不会感到害怕。但现在,社交媒体主导着我们的生活,每个人的精彩集锦都在冲击着我们的思想。我们总是假设别人的生活比自己的更充实、更精彩。
, http://www.100md.com
1. 信息过载 由于先进的技术,我们不断承受着大量的信息,但这对我们的大脑来说太多了。就好像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做一些很酷的事情,而你却不是。所有的这些信息都在情感上和精神上压倒了我们,让我们筋疲力尽。
2. 压倒性 你看到所有这些事情都在你身边发生,你就会被没有你的大量事情压垮。有太多的路要走,而你没有时间、精力或资源去做所有这些事情,这就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微不足道。
3. 恐惧 好像错过了这一件事,你将会永远被排斥一样,因此,你会在一个社会群体中因为错过而为你的生存感到恐惧。
4. 自我仇恨 我们担心如果不参加所有的社交活动,就会被认为无趣、无聊、平庸。我们本能地会关心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并利用这些信息来欺负自己,使我们感到焦虑和沮丧。
5. 攀比 我们喜欢拿自己和别人比较,以确定我们在成功的尺度上的位置,每个人都喜欢成功和进步。这是天性,但是攀比心态只会导致自我憎恨,因为我们总是在寻找自己失败的原因,并以此来威胁自己。
, 百拇医药
如何学会独处?
实际上,独处是一门学问,我们要像学习社交一样学会独处,才能更好地专注于当下的生活,对手机说再见。
1. 学习专注 学习古人孤星赏月式的独处方式并不现实,反而会加重焦虑感,我们可以用忙碌的方式来替代,但前提是专注地做一件事。比如专心地看本书,或者跳舞、画画,把心里想说的话写下来等。但千万不要用游戏、电视来消耗独处的时间。
2. 练习独处 如果你已经习惯了和别人在一起,刚开始练习一个人独处时,可能会觉得不舒服。此时你就要探测自己的感觉,问自己几个问题,比如你为什么一直盼望电话铃响,你是否担心自己和某人的关系……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可以找点事做,比如整理衣柜、书柜,喝杯茶,以克服独处时的恐惧。
3. 学会说不 如果你的社交生活正在消耗精力,那么你就有必要进行一些调整,并学会对邀约说“不”。
4. 找到快乐之所 对有的人来说,酒吧、游乐场能获得愉悦,但并非适合独处。你应该找到让自己最放松的地方,比如家里、咖啡厅、公园一角,甚至是厕所内,只要能让你的内心得到平静,都可以将其当成独处的地方。
5. 每天想三件好事 国外很多理论认为,每天至少应该给自己30分钟的独处时间,实际上,哪怕几分钟就行。此外,每天睡觉前想3件让你值得感恩的事,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审视和积极暗示。
汪冰,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