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失温”,到底有多可怕? 一场山地马拉松夺走21人生命
一场山地马拉松夺走21人生命
5月22日,有172人参加的甘肃“黄河石林越野赛”受突变极端天气影响,局地出现冰雹、冻雨、大风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不少参赛人员出现身体不适、失温等情况,部分参赛人员失联。比赛当即停止,当地立即组织多方力量搜救失联人员。截至5月23日早上8点,共搜救接回参赛人员151人,其中8人轻伤,正在医院接受救治。21名参赛人员找到时已失去生命体征。
据一位参赛者回忆,当时越往上爬,风越大、雨越大、温度越低,体感温度更低,很快,发现十根手指都没有感觉了,最终果断决定下山,而做决定那一刻,应该是在失温的边缘徘徊,失温,太可怕了。根据以往报道和经验,失温症并不仅发生于登山运动,也可能发生于任何户外冰雪运动。同时体温过低也是落水者的第一大杀手。
身体“失温”,
到底是怎么回事?
, 百拇医药
失温,一般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系列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
失温可分为轻度失温、中度失温、重度失温几个阶段。
轻度失温者体温在37℃~35℃,身体会感到寒冷,浑身不停颤抖,但颤抖还处于可控范围,手脚会感到僵硬和麻木,一些细致的手上工作无法完成。
中度失温者体温在35℃~33℃,身体感到强烈的寒意,浑身剧烈颤抖且无法用意志进行有效抑制,有较强的疲倦乏力嗜睡感,反应力下降,手无法完成一些最基本的动作和工作,走路有可能磕磕绊绊,说话吐词开始变得含糊不清。
重度失温者体温在33℃~30℃,意识变得模糊,对冷的感觉变得迟钝,逐步发展为丧失活动能力,站立和行走困难,语言表达能力部分或完全丧失,身体从剧烈颤抖发展为间歇性颤抖,间歇时间越来越长,最后不再发生颤抖。
, 百拇医药
中国国际救援队原行动队队长刘刚表示,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会降0.6℃,甘肃黄河石林景区平均海拔大概有2000多米左右,甘肃气温也不算高,如果赶上这种区域性的气温骤降,可能一下瞬间到0℃。北京急救中心李坚韧表示,失温是长期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下,而不是极度严寒引起的。因为流动的空气不断把热量由体表移走,这种“风冷效应”使体感温度在有风时较实际气温更低。此外,与-30℃的寒风相比,-10℃的绵绵细雨加强风更容易引起失温。而此次越野赛,选手们遭遇了大风、冰雹和冻雨,全身都湿透了。即便在夏季,也会有早晚温差,由于马拉松运动会造成人体流汗湿度加大,再加上风力加大,也极容易出现热量迅速流失,造成失温现象,更不用说遇到了恶劣极端天气。
身体“失温”,如何保命?
脱离低温环境 轻度失温者应保持体力,停止活动或紧急扎营,尽快脱离低温恶劣环境,及时脱下汗湿衣物,更换保暖衣物。防止继续失温,可进食糖水重获体温。此外,要找相对来说风力比较小或者无风的地方躲避,如三角地域、避风港、山洞或者背风的山坡背面,低洼地等,最大限度地避免体温的流失。
加强保温 一般医院会给失温患者使用37℃的复温毯,户外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用衣物或者睡袋对失温者进行包裹。对失温患者的体外复温,应集中在对核心部位,例如脖子、腋窝、腹股沟。四肢只需要做好被动保暖防止结冰。另外,回温时要用布包裹热水瓶,防止回温过快。北京积水潭医院医生孙旭表示,对于严重失温患者,在野外无法复温到正常状态,复温只能拖延死亡,因此必须立即转到医院救治。
长沙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
主任 吕爱莲 万青, http://www.100md.com
5月22日,有172人参加的甘肃“黄河石林越野赛”受突变极端天气影响,局地出现冰雹、冻雨、大风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不少参赛人员出现身体不适、失温等情况,部分参赛人员失联。比赛当即停止,当地立即组织多方力量搜救失联人员。截至5月23日早上8点,共搜救接回参赛人员151人,其中8人轻伤,正在医院接受救治。21名参赛人员找到时已失去生命体征。
据一位参赛者回忆,当时越往上爬,风越大、雨越大、温度越低,体感温度更低,很快,发现十根手指都没有感觉了,最终果断决定下山,而做决定那一刻,应该是在失温的边缘徘徊,失温,太可怕了。根据以往报道和经验,失温症并不仅发生于登山运动,也可能发生于任何户外冰雪运动。同时体温过低也是落水者的第一大杀手。
身体“失温”,
到底是怎么回事?
, 百拇医药
失温,一般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系列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
失温可分为轻度失温、中度失温、重度失温几个阶段。
轻度失温者体温在37℃~35℃,身体会感到寒冷,浑身不停颤抖,但颤抖还处于可控范围,手脚会感到僵硬和麻木,一些细致的手上工作无法完成。
中度失温者体温在35℃~33℃,身体感到强烈的寒意,浑身剧烈颤抖且无法用意志进行有效抑制,有较强的疲倦乏力嗜睡感,反应力下降,手无法完成一些最基本的动作和工作,走路有可能磕磕绊绊,说话吐词开始变得含糊不清。
重度失温者体温在33℃~30℃,意识变得模糊,对冷的感觉变得迟钝,逐步发展为丧失活动能力,站立和行走困难,语言表达能力部分或完全丧失,身体从剧烈颤抖发展为间歇性颤抖,间歇时间越来越长,最后不再发生颤抖。
, 百拇医药
中国国际救援队原行动队队长刘刚表示,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会降0.6℃,甘肃黄河石林景区平均海拔大概有2000多米左右,甘肃气温也不算高,如果赶上这种区域性的气温骤降,可能一下瞬间到0℃。北京急救中心李坚韧表示,失温是长期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下,而不是极度严寒引起的。因为流动的空气不断把热量由体表移走,这种“风冷效应”使体感温度在有风时较实际气温更低。此外,与-30℃的寒风相比,-10℃的绵绵细雨加强风更容易引起失温。而此次越野赛,选手们遭遇了大风、冰雹和冻雨,全身都湿透了。即便在夏季,也会有早晚温差,由于马拉松运动会造成人体流汗湿度加大,再加上风力加大,也极容易出现热量迅速流失,造成失温现象,更不用说遇到了恶劣极端天气。
身体“失温”,如何保命?
脱离低温环境 轻度失温者应保持体力,停止活动或紧急扎营,尽快脱离低温恶劣环境,及时脱下汗湿衣物,更换保暖衣物。防止继续失温,可进食糖水重获体温。此外,要找相对来说风力比较小或者无风的地方躲避,如三角地域、避风港、山洞或者背风的山坡背面,低洼地等,最大限度地避免体温的流失。
加强保温 一般医院会给失温患者使用37℃的复温毯,户外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用衣物或者睡袋对失温者进行包裹。对失温患者的体外复温,应集中在对核心部位,例如脖子、腋窝、腹股沟。四肢只需要做好被动保暖防止结冰。另外,回温时要用布包裹热水瓶,防止回温过快。北京积水潭医院医生孙旭表示,对于严重失温患者,在野外无法复温到正常状态,复温只能拖延死亡,因此必须立即转到医院救治。
长沙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
主任 吕爱莲 万青,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