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女性》 > 2015年第11期
编号:12783338
越浓重,越美味,赵危险?(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1月1日 健康女性 2015年第11期
     油条、油饼

    有人说,洋快餐不健康,咱们吃了几十年的油条、油饼总可以了吧,实在不行,自家做油条当早餐也行啊。事实上并非如此,由于食品企业加工工艺,包括油炸时间和油温控制较好,丙烯酰胺含量反而低于自家油炸食品的含量。比如说,厂家生产的油炸食品用130℃的油加工2分钟,丙烯酰胺含量可控制在每公斤30微克。但门口小摊卖的油条虽然只油炸1分钟,但油温高达220℃,丙烯酰胺含量则高达每公斤500微克,远远高于炸薯条的含量。

    黑糖

    近期台湾新闻指出,黑糖含有大量丙烯酰胺,可增加癌症发生率。台湾某杂志测试了19个黑糖相关产品,发现所有样品均含有丙烯酰胺,其中7个样品超过了1000微克/公斤,最高达到令人咋舌的2740微克/公斤,远远超过炸薯片中的丙烯酰胺含量。这是由于在黑糖的制作过程中,普遍存在长期熬煮糖汁,令其逐渐变红乃至发黑,这样制成的黑糖虽然颜色深、味道香,但因为产生了美拉德反应,便会生成大量丙烯酰胺。这样看来,所谓的“传统古法”,因为缺乏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无法从加工工艺方面进行控制,似乎也并不那么安全。

    咖啡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称,联合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对喝咖啡的人而言,在日常摄入的致癌化学物质丙烯酰胺中,有三分之一来自于咖啡。而在今年初,网上一篇《速溶咖啡喝不得,致癌物比抽烟多》的文章也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事实上,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虽然速溶咖啡的原料绿咖啡并不含丙烯酰胺,但在高温烘焙生产咖啡豆的过程中,丙烯酰胺可以升高至300微克/公斤;而提取成为速溶咖啡时,丙烯酰胺则高达700~1000微克/公斤。

    如何控制丙烯酰胺摄入?

    少吃油炸食品

    既然油炸食品普遍丙烯酰胺含量偏高,那么减少摄入自然就是关键。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居民烹饪以炒菜为主,这种烹饪方式因为油温较高,也会产生大量丙烯酰胺。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研究显示:爆炒西葫芦的丙烯酰胺含量高达360微克/公斤,甚至高过炸薯条。

    改善烹饪方式

    理想的健康烹饪方式是:多蒸煮炖、少煎炸烤。烧菜时,尽量减少用油,特别是避免温度过高或加热时间过长,这样可以有效降低丙烯酰胺的生成。即使是炒菜,也应该在烧热锅之后再放油,避免油温过高,减少产生丙烯酰胺。

    不必“谈丙色变”

    虽然丙烯酰胺危害的确很大,但大家也不必草木皆兵。事实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普通人群每天从膳食中摄入的丙烯酰胺平均水平为每公斤体重0.28微克,每天为20~30微克。而针对丙烯酰胺的致癌效应评估研究中,平均摄入和高摄入量人群的暴露限(MOE)分别为300微克/天和75微克/天。丙烯酰胺神经毒性和生殖毒性的MOE则更高,故而以普通人群的摄入来看,大家不必对丙烯酰胺摄入过分担忧。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世界各国,包括美国、欧盟、日本等均提出降低食品中丙烯酰胺水平的操作指南。比如针对炸薯条,欧盟提出的参考值为低于600微克/公斤,薯片则低于400微克/公斤。上述努力已取得一定成果。, 百拇医药(范志红 曹远)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