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保健报》 > 2011.06.17
编号:4068
哈药道歉为何不被接受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7日 现代保健报 2011.06.17
     哈药总厂厂长率员专程赴京,就此前媒体披露的哈药总厂环境污染问题,通过媒体向公众道歉。但绝大多数网友对厂长的道歉“不买账”。

    借助此次污染事件,哈药总厂的形象醒目地呈现在公众面前,可惜却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悖论的扭曲形象。边污染边生产、边污染边壮大、边污染边表彰,如此悖谬的现象、如此矛盾的形象,同时呈现在公众面前,不仅让人对哈药总厂的诚恳道歉和治污表态充满疑虑。

    一方面,在此次污染事件爆发之前,哈药总厂对当地的污染早已存在多年,污浊的河水、刺鼻的气味,严重损害了当地公众的利益。另一方面,却是哈药总厂留下的良好记录:2007年,哈药总厂获得国内工业企业中首张甲级《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证书》,国家环保总局局长为此赞扬哈药集团“是对松花江流域负责的企业”。

    而对于当地政府而言,在环境与利税收入的两难取舍中,“适度”的环境污染,也可能被视为可以接受的“发展代价”。

    每个公民都天然地享有追求、维护健康生活的权利,无论企业或政府,都无权决定把哪些公民的权利作为“代价”,祭献于企业或地方的发展。以往在政府大刀阔斧的宏伟规划中,与企业间联手做大某项产业的共识很容易建立,而公众的权利却可能被根本忽视。只要政府、企业、公民之间的权利、责任、义务关系没有根本的转变,再诚恳的道歉都可能在风波过后被弃之脑后。 张天蔚,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