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药品研究 > 药物不良反应 > 药物安全 > 抗生素专题
编号:10318
滥用抗生素 犹如闯红灯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日 现代保健报 2011.07.01
     □ 本报记者 杜燕

    “做完手术,医生为什么没给我打吊瓶消消炎呢?”

    也许是长期以来患者的所谓“习惯”,也许是不吃、不打抗生素,患者心里就不踏实,总之,抗生素俨然成为了保证或加速疾病康复的法宝之一,不用不可。之前医生和患者在这方面有“默契”,但这种“默契”,以后就不太多了。

    7月1日,被业界称为“史上最严”的管理政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将正式实施。它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定使用、限定使用与特殊使用3个级别,规定三级医院购进抗菌药物品种不得超过50种,二级医院不得超过35种,同时对医生处方权限等进行了明确分级要求,并出台药品分级管理目录。

    此《办法》的出台就是遏制抗菌药物滥用,促进合理用药和行业健康发展。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临床药学科主任王启祥主任药师表示,今后,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的比例不能超过60%;门诊处方中抗生素的比例不能超过整个处方的20%。对一类手术切口即清洁切口,预防用药时限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有了严格明确的规定,以往医生随意开抗生素处方,老百姓稀里糊涂使用的情况势必得到有效抑制与改善。
, 百拇医药
    用抗生素要像“找对象”

    虽然大家对抗生素这个名词并不陌生,但它究竟是什么?什么情况下才是正确使用?如果不弄清楚这些问题就随意使用,那可比没有认清结婚对象就要过一辈子更为可怕。

    王主任指出,严格意义上讲,抗生素就是在非常低浓度下对所有的病原微生物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药物。比如说我们针对细菌、病毒、寄生虫等药物都属于抗菌药物的范畴。但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医疗当中所指的抗生素主要是针对细菌、及其他病源微生物的药物,它的种类相当多,在临床上常用的有一百多种。每一种类的药物抗菌谱及作用不同,在使用时应针对不同的疾病、人群、细菌等,因此,选择抗生药物的种类、规格、用量等都必须非常谨慎、严格。

    虽然新政策对医院应用抗菌药物做出严格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改善目前我国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但做为普通百姓,又该如何尽量避免错误使用抗菌药品呢?

, 百拇医药     “很多患者甚至医生都有这样的观念,有了病或者做完手术如果不用抗生素心里就没有安全感。由此可以看出,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不但与药品生产市场、医生水平有关,更与老百姓对抗生素的认识有着密切关系。”

    王主任表示,多年的临床经验表明,老百姓在就医时往往有以下几大误区或者说是错误习惯应该改改,因为不正确的用药习惯实际上就是在滥用药物,危害极大。大多数感冒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单纯的病毒感染是不需要使用抗细菌药物的。抗生素对于治疗早期病毒性感冒没有作用,如果不分病情使用抗生素,会杀死体内正常有益细菌,引起菌群失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有条件时应尽可能到医院作相应的血象及病原学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由医生确定是否需要用药以及用何种有针对性的抗生素。

    抗生素不能预防感染

    “其实很多时候,人们使用抗生素是为了预防感染而不是真正治疗感染。”王主任表示,这种观念非常错误。首先要明确的是,预防和治疗是两回事。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对于像肝炎、病毒性感冒、麻疹、破伤风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有害无益。抗生素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杀灭微生物的,并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相反,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耐药。

    此外,许多人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往往认为新药、贵药更好,其实每种抗生素各有优劣,适合自己身体条件和病情的药物才是最好的,只有在明确诊断后才可合理用药。

    从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的发现至今,科学家们不断开发新的抗生药物,我国目前已经有1000多种抗生药,遗憾的是,开发出一种成熟的新型抗生素大约需要十年,而按照我国滥用抗生素的现状,新的耐药菌的产生则只需要两年的时间。显而易见,在这场赛跑中,细菌耐药性的产生速度是遥遥领先的。

    因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除了国家严管、医生严用外,老百姓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尤为重要!,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