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狗为欢却成患
□ 本报记者 方琦
不久前,陕西省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事件——猫咬死了主人。
原来,陕西三原县张某的家养猫被狗咬伤,张某拿绳子准备把猫拴起来时,不小心被猫咬了一口。当时她想是猫咬伤的,就没有打狂犬疫苗,但几天后张某出现对水、声音、光线等刺激非常敏感等狂犬病疑似症状。8月27日,张某医治无效死亡。
西安市第八医院传染科主任许荣放告诉记者,张某出现的是典型的狂犬病症状,是一种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所有温血动物包括人类,都可能被感染。它多由染病的动物咬人而得。除了狗、猫、白鼬、浣熊、臭鼬,狐狸或蝙蝠也可能患病并传染。
9月28日是第5个世界狂犬病日,让我们共同关注养宠物这个话题。
犬害岂止病毒
, 百拇医药
被带有狂犬病毒的宠物咬伤后,潜伏期可以长达十多年。最近的一个例子发生在山东。十年前青岛市一名男子曾踢了一脚路边的小狗,被其抓伤,当时脚上破了点皮,他没有在意,也未打狂犬疫苗,没想到酿成了大祸。近日,他突发高烧、胸闷,并现怕风、光、水的症状,后来又开始狂躁,经确诊为狂犬病,最终医治无效死亡。
许主任指出,养狗最大的隐患是狂犬病,一个人被患狂犬病的狗咬伤后如果不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大约有30%-70%的人发病。 其中99%在1年内发病,1%在1年以上发病,像山东这名男子病程长达十年很罕见。问题是,生活中很多人都被宠物咬伤或抓伤过,但总有一部分人心存侥幸心理,不打事后疫苗。有的人经济状况差,也会为了省100多块钱而放弃注射狂犬疫苗。
许主任说:一旦被猫、狗、狼等温血动物抓伤、咬伤,而又不能确定该动物是否健康无毒时,应及时到医院处理伤口,或先自行用肥皂水对伤口进行反复彻底清洗干净,这样可将大部分侵入的病毒冲洗掉,然后尽快到卫生防疫部门或社区卫生服务站注射狂犬疫苗。对重度咬伤者,除局部彻底清洗消毒外,还应在伤口周围应用狂犬血清浸润注射,随后再注射狂犬疫苗。被咬的伤口不宜包扎和缝合,尽可能让伤口暴露。“注射狂犬疫苗的免疫效果与注射的时间有直接关系。咬伤后,注射越早,免疫效果越好,获得保护的机会越大。”
, http://www.100md.com
专家指出,猫狗等宠物,除了携带狂犬病毒这个巨大的威胁,还会传播几十种急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狗身上的弓形虫会让孕妇生出畸形胎儿,也促发早产、流产。狗身上有犬勾端螺旋体病毒,能让主人患上黄疸型肝炎。
另外,养猫养狗还可能导致哮喘发作。宠物身上的皮屑、尘螨、昆虫、细菌,都是引发哮喘的过敏源。
养宠物可能得不偿失
在中国,养宠物的条件很不完备,没几个人具有独门独院的养狗环境,很多规矩都是养狗人做不到的。养狗人中,既有有法不依的现象,也有社会公德有待提高的问题。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养狗人的精神愉悦是建立在他人痛苦上的。
但是专家指出,养宠物的精神愉悦是脆弱的,有可能得不偿失。
首先,宠物的寿命都不长,猫是3到5年,狗是3到12年。猫狗都通人性,很容易和主人成为情感方面的朋友。因此一旦猫狗死亡,会对养狗的老人打击很大,这种心理伤害是其他安慰难以抚平的,会超过之前抚养时的精神补益。
, http://www.100md.com
其次,大凡养狗养猫的人,都免不了劁猫骟狗,粗暴剥夺动物的生育权显然和爱心是相悖的。如果养宠物的人对路上的乞丐很冷漠,却对猫狗很好,这也是对“爱心”的亵渎。
如果养狗不办证,这种违法行为也是和道德相悖的。
有人说,当今的“狗患”其实是“人患”,此言不虚。宠物对人类居住环境也带来很大的隐患。大街小巷狗屎遍地已经司空见惯。除了随意排泄、乱叫扰民,追咬邻居也是很多人讨厌别人养狗的原因。像一些大型犬伤孩子甚至伤害成年人的事并不鲜见。而且,很多流浪狗也让人心存恐惧。
犬粪随地可见、犬毛随风乱飞、犬吠扰民、恶犬伤人……深受犬害的市民可谓苦不堪言,而专家忧心忡忡。
宠物不只是猫狗
专家说,宠物不是猫狗的代名词,你宠爱的所有生物都能是宠物。养猫狗这样的宠物是为了快乐,如果这种快乐很短暂,也不利己也不利人,专家的建议是养些花鸟鱼虫。
, http://www.100md.com
比如养鸟养金鱼,比养猫养狗容易多了,成本也很低,而且对人的健康也有好处。早上遛鸟、听鸟鸣叫,是非常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观赏水中的金鱼,不仅有助于缓解眼睛干涩,还能保护视力。而且养金鱼也是很讨吉利的,象征着“吉庆有余”、“年年有余”。
也可以选择种植一些美化居室、有益健康的花草。植物叶面有无数的气孔,这些气孔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氟、氯等有害气体。植物把这些有害气体吸人体内进行新陈代谢,吐出新鲜空气,利于人们健康。比如丁香、茉莉可使人放松,有利于睡眠;玫瑰、紫罗兰可使人精神愉快,有发奋工作的欲望;田菊薄荷能使智力弱的孩子聪明起来;夜来香白天、锦紫苏等气味有驱蚊除蝇作用;仙人掌、文竹、常青藤、秋海棠气味有杀菌抑菌之力;丁香还有镇痛之功效。
许多老人热衷养蝈蝈,随时随刻都带在身上,这也是一种让老人耳目一新的业余生活方式。, http://www.100md.com
不久前,陕西省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事件——猫咬死了主人。
原来,陕西三原县张某的家养猫被狗咬伤,张某拿绳子准备把猫拴起来时,不小心被猫咬了一口。当时她想是猫咬伤的,就没有打狂犬疫苗,但几天后张某出现对水、声音、光线等刺激非常敏感等狂犬病疑似症状。8月27日,张某医治无效死亡。
西安市第八医院传染科主任许荣放告诉记者,张某出现的是典型的狂犬病症状,是一种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所有温血动物包括人类,都可能被感染。它多由染病的动物咬人而得。除了狗、猫、白鼬、浣熊、臭鼬,狐狸或蝙蝠也可能患病并传染。
9月28日是第5个世界狂犬病日,让我们共同关注养宠物这个话题。
犬害岂止病毒
, 百拇医药
被带有狂犬病毒的宠物咬伤后,潜伏期可以长达十多年。最近的一个例子发生在山东。十年前青岛市一名男子曾踢了一脚路边的小狗,被其抓伤,当时脚上破了点皮,他没有在意,也未打狂犬疫苗,没想到酿成了大祸。近日,他突发高烧、胸闷,并现怕风、光、水的症状,后来又开始狂躁,经确诊为狂犬病,最终医治无效死亡。
许主任指出,养狗最大的隐患是狂犬病,一个人被患狂犬病的狗咬伤后如果不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大约有30%-70%的人发病。 其中99%在1年内发病,1%在1年以上发病,像山东这名男子病程长达十年很罕见。问题是,生活中很多人都被宠物咬伤或抓伤过,但总有一部分人心存侥幸心理,不打事后疫苗。有的人经济状况差,也会为了省100多块钱而放弃注射狂犬疫苗。
许主任说:一旦被猫、狗、狼等温血动物抓伤、咬伤,而又不能确定该动物是否健康无毒时,应及时到医院处理伤口,或先自行用肥皂水对伤口进行反复彻底清洗干净,这样可将大部分侵入的病毒冲洗掉,然后尽快到卫生防疫部门或社区卫生服务站注射狂犬疫苗。对重度咬伤者,除局部彻底清洗消毒外,还应在伤口周围应用狂犬血清浸润注射,随后再注射狂犬疫苗。被咬的伤口不宜包扎和缝合,尽可能让伤口暴露。“注射狂犬疫苗的免疫效果与注射的时间有直接关系。咬伤后,注射越早,免疫效果越好,获得保护的机会越大。”
, http://www.100md.com
专家指出,猫狗等宠物,除了携带狂犬病毒这个巨大的威胁,还会传播几十种急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狗身上的弓形虫会让孕妇生出畸形胎儿,也促发早产、流产。狗身上有犬勾端螺旋体病毒,能让主人患上黄疸型肝炎。
另外,养猫养狗还可能导致哮喘发作。宠物身上的皮屑、尘螨、昆虫、细菌,都是引发哮喘的过敏源。
养宠物可能得不偿失
在中国,养宠物的条件很不完备,没几个人具有独门独院的养狗环境,很多规矩都是养狗人做不到的。养狗人中,既有有法不依的现象,也有社会公德有待提高的问题。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养狗人的精神愉悦是建立在他人痛苦上的。
但是专家指出,养宠物的精神愉悦是脆弱的,有可能得不偿失。
首先,宠物的寿命都不长,猫是3到5年,狗是3到12年。猫狗都通人性,很容易和主人成为情感方面的朋友。因此一旦猫狗死亡,会对养狗的老人打击很大,这种心理伤害是其他安慰难以抚平的,会超过之前抚养时的精神补益。
, http://www.100md.com
其次,大凡养狗养猫的人,都免不了劁猫骟狗,粗暴剥夺动物的生育权显然和爱心是相悖的。如果养宠物的人对路上的乞丐很冷漠,却对猫狗很好,这也是对“爱心”的亵渎。
如果养狗不办证,这种违法行为也是和道德相悖的。
有人说,当今的“狗患”其实是“人患”,此言不虚。宠物对人类居住环境也带来很大的隐患。大街小巷狗屎遍地已经司空见惯。除了随意排泄、乱叫扰民,追咬邻居也是很多人讨厌别人养狗的原因。像一些大型犬伤孩子甚至伤害成年人的事并不鲜见。而且,很多流浪狗也让人心存恐惧。
犬粪随地可见、犬毛随风乱飞、犬吠扰民、恶犬伤人……深受犬害的市民可谓苦不堪言,而专家忧心忡忡。
宠物不只是猫狗
专家说,宠物不是猫狗的代名词,你宠爱的所有生物都能是宠物。养猫狗这样的宠物是为了快乐,如果这种快乐很短暂,也不利己也不利人,专家的建议是养些花鸟鱼虫。
, http://www.100md.com
比如养鸟养金鱼,比养猫养狗容易多了,成本也很低,而且对人的健康也有好处。早上遛鸟、听鸟鸣叫,是非常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观赏水中的金鱼,不仅有助于缓解眼睛干涩,还能保护视力。而且养金鱼也是很讨吉利的,象征着“吉庆有余”、“年年有余”。
也可以选择种植一些美化居室、有益健康的花草。植物叶面有无数的气孔,这些气孔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氟、氯等有害气体。植物把这些有害气体吸人体内进行新陈代谢,吐出新鲜空气,利于人们健康。比如丁香、茉莉可使人放松,有利于睡眠;玫瑰、紫罗兰可使人精神愉快,有发奋工作的欲望;田菊薄荷能使智力弱的孩子聪明起来;夜来香白天、锦紫苏等气味有驱蚊除蝇作用;仙人掌、文竹、常青藤、秋海棠气味有杀菌抑菌之力;丁香还有镇痛之功效。
许多老人热衷养蝈蝈,随时随刻都带在身上,这也是一种让老人耳目一新的业余生活方式。,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