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3785978
“龅牙”都是餐具“惹的祸”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2月18日 武汉科技报 2017.12.18
    

    张开嘴就会发现,你的上门牙似乎比较长,盖住了一部分下门牙。如果你让上下排的门牙对齐,那么后边的牙齿就没办法合在一起了,这是因为门牙更长的缘故。上门牙盖住了一部分下门牙是现代人特有的特征,这个特征就叫做覆咬合。而一千多年前的大多数中国人还没有覆咬合,所以在他们眼里你是个奇怪的“龅牙苏”。

    覆咬合不是畸形

    但太夸张就要矫正

    覆咬合指的是上颚正门齿(上门牙)向外盖住了一部分下颚正中门齿(下门牙),看起来上排牙齿有点外突。正常人都有些覆咬合,覆咬合是一种正常的牙齿排列方式。儿童的覆咬合程度要比成年人严重一些。

    如果覆咬合再夸张一些,比如上门牙超过下门牙太多(1/3),或者下门牙盖在上门牙上,那就是俗话说的龅牙了,会严重影响脸型,这时候才需要牙齿正畸。

    “龅牙”都是餐具“惹的祸”

    为什么这一千年里中国人的牙齿出现了覆咬合这种奇怪的变化呢?答案就在餐桌上。我们吃饭用的筷子让我们有了覆咬合。

    有人说,那不对啊,外国人吃饭不用筷子,那他们是不是没有覆咬合呢?其实覆咬合是现代人的重要特征,不管你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大多数人都有轻微的覆咬合。许多人类学家(以L. Brace为代表)认为,不管是刀叉还是筷子,餐具的出现让人们不得不(为了好看和优雅)小口小口地吃切细的食物,所以覆咬合才出现了。

    最明显的证据就是通过比较现代人和古人的牙齿化石可以发现,在250年前的欧洲,人们的上下排门牙就像用锉刀锉过一样,是对齐的。但是忽然,门牙就弹出来了。这250年内的变化太快,用进化来不及解释,而和人类生活习惯的改变关系更大。覆咬合和吃精细食物的生活方式有非常大的关系,和基因的关系比较小。因为,离开茹毛饮血的野外、移民到城市里生活的澳大利亚土著还有爱斯基摩人,只要经过一代人,就可以从上下对齐的门牙变成覆咬合。

    锅的影响也不小

    锅出现以后,牙齿的好坏不再能决定人的生死。没有牙了也可以靠吃煮得稀烂的食物开心地活上好几年。所以在出现了锅的地方,人类留下许多牙齿残缺不全的头骨化石;没有发明锅的地方,留下的人类头骨化石的牙齿一般是完好的。

    人类从更新世晚期开始,肌肉就变少了,变得不那么强壮了。而在2000~4000年前,人类的牙齿也开始变得更细,进而下巴(颌骨)和脸也跟着变小了。

    现代人的牙齿比旧石器时代欧洲的莫斯特人(Mousterian)要小50%。而从中石器时代到现在为止,人类的牙齿缩水了20%。 牙科医生们很早就发现,咀嚼的时间变少、食物变软的话,上下颌骨的发育就不好,牙齿会因为生长空间太小而交错地挤在一起。这就是为什么现代社会里牙齿不齐的人比以前多的一个原因。(科技日报),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