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刚:耕耘在蒙医药沃土的老黄牛
年近古稀,黄志刚仍奔忙着,前几天他刚从上海“取经”回来,率课题组前去上海大医院学习交流,探讨谋求蒙医药的振兴发展。但在蒙医药振兴发展道路上,70岁的他老当益壮,冲锋陷阵,像战士一样奔赴在蒙医药发展的最前线。
用中医解读蒙医药
在黄志刚身上。似乎看不到“老”态。他不仅心态年轻,而且外相更具精气神,在他的嘴里经常能听到一些流行语,诸如互联网+蒙医药等热点话题。“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保持学习力才能青春永驻、自信满满。”黄志刚说。
作为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的主任医师、知名蒙医药专家,黄志刚始终保持一种学习力。精通蒙医药的同时,他学习西医,潜心研究中医。他从不同的角度看蒙医药,用中西医知识分析蒙医药,将中医、西医、蒙医融会贯通。所以,他解读蒙医药时毫不费力,在做专家讲座时往往更通俗易懂,他擅于用人们熟知的身边事物打比方,做比喻,形象生动,听者明明白白,心领神会。
, http://www.100md.com
诸如蒙医的“三根”“七素”,他是这样讲解的:“三根”可以理解为西医的体液调节中的激素、神经活性物质、神经介质、电解质、酶系统;“七素”是人体组织、器官的基本物质,是由“五元”组成的。在正常生理活动中,“三根”对“七素”进行调节,互相依存,维持健康生理活动。在病理过程中,“三根”失衡,对“七素”进行伤害导致疾病。
每一项内容,他都尝试用中医、西医、蒙医,三种角度做讲解,有理有据,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如蒙医三诊“望问切”相当于中医四诊(望、闻、问、切),17种药效即柔、重、温、油、固、寒、钝、凉、和、稀、燥、枯、热、轻、锐、糙、动,相当于中医“四气”的寒、热、温、凉药性,也包含中医升、降、浮、沉的内容。
黄志刚认为,蒙医药学是一门以预防、养生、治疗为一体的综合性全科医学。在当前提倡全民健康的时代,传承、发扬蒙医药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传承创新蒙医学术
, 百拇医药
无论是临床还是科研,黄志刚处处身先士卒,硕果累累。
1950年,黄志刚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西山咀乡一户牧人家里,1972年进入内蒙古医学院攻读蒙医专业。1975年完成学业后,黄志刚被分配到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医院,2012年至今,在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工作。
黄志刚曾先后拜阿拉坦仓、敖拉哈等老一代著名蒙医药专家为师,并在实践中耳濡目染,细心揣摩,深得其真传。他擅长运用蒙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周围血管疾病,尤其是应用蒙西医结合对冠心病、偏瘫、高血压、脉管炎、静脉炎、胃病、妇科病、糖尿病、甲状腺病、睡眠障碍等疾病的研究精深。1992年,他作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破格晋升为副主任医师,1997年晋升为主任医师。
1990年,黄志刚在内蒙古中蒙医医院带头创建了自治区第一个蒙医心血管病科和病区,并带领全科人员发挥蒙医特色,积累了丰富的抢救诊疗经验和病区管理经验。同时,他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开发研究出治疗血管性脑病的蒙药珍珠七味胶囊,抗疲劳、抗衰老的蒙药补虚益寿胶囊,治疗冠心病的蒙药栀子四味胶囊,治疗周围血管病的蒙药通脉汤散等,应用于临床,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 百拇医药
在学术上,他创立了黑白脉同治说。黑脉(血管)是血液流通的管道,白脉(神经)是行气的载体,要行气活血就得同时医治黑脉和白脉。他将此学说应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病、血管闭塞性脉管炎、血栓性静脉炎、下肢动脉硬化等病症,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作为全国首届名老蒙医学术传承人,黄志刚继承了已故指导老师阿拉坦仓60余年的临床经验,传承了其“健胃优先说”,即主张治疗一切疾病首先要保护和治疗胃肠系统,认为消化吸收不好,服药也起不到最佳疗效,消化功能好,既能提高抗病能力,对药物的吸收效果也更好。
为蒙医药事业鼓与呼
作为第三批、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第三批名老蒙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黄志刚多年来培养徒弟、研究生、规培生数十名,积累了丰富的传承经验和教学经验。
此外,黄志刚牵头成立了内蒙古健康科学研究会,为蒙医药事业鼓与呼。研究会成立以来,多次召开全区蒙医学术会议,活跃了蒙医药队伍的学术气氛。2008年、2013年,黄志刚分别在呼伦贝尔市和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组织召开了“首届草原医药学学术研讨会”和“第二届草原医药学学术研讨会”,为蒙医、中医、西医联合防治草原地区疾病,创立了学术交流的平台。2016年,他领导内蒙古健康科学研究会牵头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成立了“内蒙古道地蒙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发展内蒙古道地蒙药材产业做出了贡献。
他自诩为一头老黄牛,默默耕耘在蒙医药天地间,为蒙医药的振兴发展开天辟地,继往开来。, 百拇医药(段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