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擎起兴医重教之旗
衡阳会议上,时任卫生部部长崔月犁的一次亮剑,为中医发展扶正纠偏,让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药院校建设步入发展快轨——
衡阳会议上,时任卫生部部长崔月犁的一次亮剑,为中医发展扶正纠偏,让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药院校建设步入发展快轨——“中医西化就像剧院外边挂的牌子是梅兰芳,里面唱的调子是朱逢博。”在1982年4月召开的衡阳会议上,时任卫生部长崔月犁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医的唯一出路,是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
语毕,场下掌声雷动。
“中医得救了!”正如参会代表们所言,崔月犁的这次亮剑,为中医药事业和中医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终于标定了正确的方向。
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中医医院整顿和建设的意见》《全国中医医院工作条例(试行)》《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办好中医医院》3个文件,指导了当时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建设,强调中医医院和中医学院要保持中医特色,重视中医的传承和中医队伍的培养提高。
那是新中国成立33年以来,卫生部第一次召开的全国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药院校建设工作会议。从那天起,卫生部支持中医的鲜明立场传遍大江南北,“振兴中医”的响亮口号鼓舞了整个中医队伍,中医开口必谈衡阳,“衡阳会议”成为更为普遍的说法。也是从那天起,中医院和高等中医药院校建设步入发展快轨。
开出一剂“强身健体”的处方:让中医医院回归本位
衡阳会议召开之时,“文革”刚刚结束不久,十年动乱使中医工作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文革”前,全国共有371所县级以上的中医医院,到了1979年,只剩下了171所。中医医院的建设与管理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的状况,大批中医医院被“拆庙赶神”,老中医坐诊的中医科纷纷垮台。在当时仅存的中医医院中,也有相当一部分管理混乱、严重西化。
攻坚克难 恢复重建——
面对被“拆庙赶神”后处境窘迫的中医医院,先将“庙”搭起来是关键。然而当时中医事业发展的资金少之又少,要求各省市地方财政支持中医几乎没有希望。在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崔月犁汇报了中医的现状,提出国家应该对中医建设增加专项拨款,最后国务院总理拍板,同意给崔月犁1个亿。
这1个亿让当时的中医经费几乎翻了番。不满足于此,崔月犁又找到各地领导,提出如果省里出1块钱发展中医,卫生部也会出相同数额的钱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15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