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须有中医药参与
长久以来,传染病一直是人类面临的威胁。随着科学的进步,药物、疫苗等不断发展,部分传染性疾病特别是细菌类传染性疾病得到了较好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日趋减少。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提醒我们,针对未知病毒类传染性疾病,人类还没有找到有效的防控手段。通过公共卫生措施预防疾病,是人类有效应对传染病的重要法宝,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医药深度介入、全程参与救治患者,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重大传染性疾病仍是全人类的敌人,中医药是人类抗疫的重要武器。中西医并重快速介入是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的基础,是成功战胜重大疫情的关键。实践证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必须要有中医药参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研究和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公共卫生经费投入不足,地区及城乡之间的差距,与目前公共卫生的需求不相匹配。目前,我国病毒溯源和病源分析能力虽然大幅增强,但基础研究能力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这些客观因素,都需要在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时统筹考虑。因此,我们必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卫生体系。
, http://www.100md.com
中西医并重、平战结合的公共卫生基地医院将是中国未来公卫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建设时,应遵循中西医并重的思路,统筹考虑平时和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双重需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急危重症方面的优势和特色。按照《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建立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网络和应急救治工作协调机制,提高中医药应急救治和重大传染病防治能力,健全优化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应在区域医疗卫生规划中完善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传染病医院的区域布局和床位规模。在功能布局上,兼具传染病诊区和可改造的基础条件,在特殊时期可随时调整为战时病房或定点医院,以便有效及时切断传染源。公共卫生基地还应完善中药制剂中心建设,保障区域内中药制剂、中药饮片等中医药应急物资的储备,突出平战结合的功能。
在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上,应建立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学科体系,培养建设一支中医功底深厚、重症救治能力较强的临床人才队伍,加强从业人员公共卫生业务与管理能力的培养,让公共卫生人员更好地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作用。
, 百拇医药
在科研能力建设上,公共卫生基地要加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实验室建设,开展中西医结合参与防治重大、疑难、罕见疾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等临床研究,加快中药新药创制研究。完善中医药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模式,提高中西医结合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加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攻关,建立科学家集智攻关、团结协作模式,聚焦中医疫病理论创新、临床诊疗方案筛选及优化、中药新药研发及机制研究等领域,在传染病预防、治疗、康复等环节的关键点上进行突破。
公共卫生基地建设应有效整合区域内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及科研力量,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建立全程管理、预防为主、“防治研”一体的多功能医疗中心,既能满足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需要,又能满足慢性病、养老服务等基本医疗需求,提高区域内健康服务能力。(陈新宇)
(本文摘编自2020年5月8日《人民日报》), http://www.100md.com(陈新宇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医药深度介入、全程参与救治患者,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重大传染性疾病仍是全人类的敌人,中医药是人类抗疫的重要武器。中西医并重快速介入是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的基础,是成功战胜重大疫情的关键。实践证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必须要有中医药参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研究和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公共卫生经费投入不足,地区及城乡之间的差距,与目前公共卫生的需求不相匹配。目前,我国病毒溯源和病源分析能力虽然大幅增强,但基础研究能力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这些客观因素,都需要在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时统筹考虑。因此,我们必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卫生体系。
, http://www.100md.com
中西医并重、平战结合的公共卫生基地医院将是中国未来公卫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建设时,应遵循中西医并重的思路,统筹考虑平时和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双重需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急危重症方面的优势和特色。按照《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建立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网络和应急救治工作协调机制,提高中医药应急救治和重大传染病防治能力,健全优化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应在区域医疗卫生规划中完善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传染病医院的区域布局和床位规模。在功能布局上,兼具传染病诊区和可改造的基础条件,在特殊时期可随时调整为战时病房或定点医院,以便有效及时切断传染源。公共卫生基地还应完善中药制剂中心建设,保障区域内中药制剂、中药饮片等中医药应急物资的储备,突出平战结合的功能。
在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上,应建立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学科体系,培养建设一支中医功底深厚、重症救治能力较强的临床人才队伍,加强从业人员公共卫生业务与管理能力的培养,让公共卫生人员更好地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作用。
, 百拇医药
在科研能力建设上,公共卫生基地要加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实验室建设,开展中西医结合参与防治重大、疑难、罕见疾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等临床研究,加快中药新药创制研究。完善中医药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模式,提高中西医结合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加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攻关,建立科学家集智攻关、团结协作模式,聚焦中医疫病理论创新、临床诊疗方案筛选及优化、中药新药研发及机制研究等领域,在传染病预防、治疗、康复等环节的关键点上进行突破。
公共卫生基地建设应有效整合区域内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及科研力量,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建立全程管理、预防为主、“防治研”一体的多功能医疗中心,既能满足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需要,又能满足慢性病、养老服务等基本医疗需求,提高区域内健康服务能力。(陈新宇)
(本文摘编自2020年5月8日《人民日报》), http://www.100md.com(陈新宇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