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报》 > 第5307期
编号:132497
沈绍功调肾阴阳学术思想发微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2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307期
     沈绍功教授是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第19代传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沈氏女科”继承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是著名的中医临床家。沈老幼承家学,又跟随多位名医学习,并在临床与教学工作中,勤求博采,汇通中西,不仅对各科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更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提出了“调肾阴阳”的学术创见,丰富和发展了“沈氏女科”的学术体系,体现了“沈氏女科”独特的身体观和疾病观。

    理论基础

    沈绍功教授“调肾阴阳”思想的提出,承自家学,更形成于长期读书与临床的体悟。这一思想的提出,首先是在继承传统中医理论基础上的创新。“肾为先天之本”,张景岳谓“肾为精血之海,而人之生气,即同天地之阳气,无非自下而上,所以肾为五脏之本”。“生之本,本于阴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天地阴阳之道,本贵和平,则气令调而万物生,此造化生成之理也。阴根于阳,阳根于阴。”沈老“调肾阴阳”思想的理论渊源正来源于此,而其将传统补肾法创造性地发展成“调肾”,则是在临床实践中,对阴阳互根理论的灵活应用。

    沈氏女科认为,在绝大多数内伤杂病的发病过程中,肾中阴阳的虚损与不调都是其发病关键环节,诸多病理产物如痰饮、瘀血的产生也都与肾中阴阳的虚损密切相关。因此,沈老曾明确提出“杂病多虚,久病慢病多虚,老年病多虚”的论断,并指出,对于内伤杂病,在祛除实邪的基础上,扶正治疗的核心就是调肾阴阳,所谓“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同样,对于诸多妇科生殖疾病,肾虚也都是其发病的关键环节。肾藏天癸,肾中精气充盛,阴阳调和,则天癸充盈,经水以时下,胎孕亦多正常;若天癸不足,阴阳失调,则容易发生闭经、崩漏、月经愆期等多种病症。女子胎产与任冲二脉关系密切,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虽系于阳明,然其本亦在肾。若肾中精气亏虚,阴阳不谐,冲任失养,则易发不孕,或虽能怀孕,也常易滑胎、小产。因而对于妇科疾病,沈老亦主张以调肾阴阳为基本大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56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