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其它 > 黄疸
编号:132565
婴儿黄疸须换血 母亲药乳效倍强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3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309期
     小潘,女,32岁,4月17日在一家妇幼保健院生下一婴儿。正当全家为新生命的诞生欢喜时,不料,婴儿在出生第二天面目全身金黄,主管医师诊断为婴儿黄疸。第三天,婴儿抽血检验报告其肝功:直接胆红素13.0umol/L,总胆红素369.1umol/L,间接胆红素356.1umol/L,α-羟丁酸脱氢酶370.00U/L,乳酸脱氢酶475.00U/L,γ-谷氨酰转移酶204.3U/L,诊断为溶血性黄疸。患儿病情严重,建议产妇次日出院,送婴儿到上级医院进行换血治疗。第4天上午出院,小潘觉得婴儿才出生4天,就要接受换血治疗,实在不忍,故求治于中医。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曰:“黄家所得,从湿得之。”指明黄疸形成与脾湿相关。“脾色必黄,瘀热以行。”强调阳黄是因湿阻脾胃,湿遏热郁,瘀热在里,浸淫血脉,伤及肝胆,而发黄疸。正如清代医家唐宗海认为“一个瘀字,便见黄皆发于血分。”一语道破张仲景辨治因瘀致黄的奥秘。

    患儿母亲体胖多湿,禀受浊湿,蕴于脾胃,郁遏湿热,瘀滞血脉,损伤肝胆,肝失疏泄,胆汁外溢,便生黄疸。辨证为阳黄,湿重于热,治法方药当宗张仲景《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故方拟茵陈五苓散加减。

    处方:茵陈30克,猪苓30克,茯苓30克,白术10克,泽泻10克,白芍30克,丹参20克,虎杖10克。

    方中猪苓、茯苓、白术、泽泻甘淡健脾利湿;白芍、丹参养肝调经行瘀;茵陈、虎杖利湿清热消疸。水煎煮,只供母亲服用,患儿通过母乳吸收治病。忌食肥甘厚味,香燥辛辣之品,以免生湿助热。

    小潘服药1天后,盛一盆清水为婴儿洗澡,婴儿在盆中撒尿,可见清水瞬间变绿,且能看到水中游离的绿色小颗粒。自此,患儿黄疸开始逐渐消退。2剂药尚未服完,婴儿黄疸消失,半月后经抽血检验复查,肝功指标均属正常。

    哺乳期婴儿黄疸为何能采用母亲服药哺乳的治疗方法?这不是别出心裁,而是亲身临床感悟。笔者曾治一婴儿,酣睡不食,查体温正常,呼吸均匀,双手三关指纹微见紫红。询问产妇饮食及婴儿喂养有何异常,得知昨日中午为婴儿举办满月酒,产妇在高兴之际饮了点酒,于是想到母亲饮酒,酒气入胃,归于肝胆,上输乳中,婴儿吮奶醉酒所致。悟出既然母亲饮酒哺乳使婴儿醉酒,也可由此用之醒酒,即用张仲景《伤寒论》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60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母亲服用后,患儿目醒吮奶。由此感悟获得哺乳期婴儿患病可秉用母亲服药哺乳的治疗新方法。

    乳房为妇人奇恒之腑,经络密布,联络脏腑,赖以脾胃水谷精微化生,肝血濡养,肾精资生,能藏能泄。哺乳期,乳房隆起,乳腺分泌旺盛,乳汁滋生充足,乳汁储藏排泄协调通畅,满足婴儿吮乳需求。因此哺乳期母亲服入治疗婴儿黄疸药物,转输乳中,使婴儿通过吮乳吸收。而且乳汁是母体气液精血的化生,能滋养婴儿脏腑,使精血有情之品与中药气味相并,乳房络脉而生,婴儿吸收后,能和调脏腑,疏利血脉,渗利浊湿,驱逐瘀热,有扶正祛邪之妙。婴儿为稚阴稚阳之体,不能直接使用药物时,用此法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邵章祥), 百拇医药(邵章祥 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医院名医传承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