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中华诗词
编号:132706
心洞明 神不迷 ——诗词中的“心”及其蕴含的医学道理

     一叶扁舟轻帆卷,暂泊楚江南岸。孤城暮角,引胡笳怨。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天际遥山小,黛眉浅。

    旧赏轻抛,到此成游宦。觉客程劳,年光晚。异乡风物,忍萧索,当愁眼。帝城赊,秦楼阻,旅魂乱。芳草连空阔,残照满,佳人无消息,断云远。

    这首《迷神引》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抒写长年宦游在外的疲惫心态。《迷神引》为柳永自度曲,调名本意即以引曲的形式来歌咏能迷惑心神的词曲。中医认为,心主神明,主宰人的整个生命活动,被称为“君主之官”。古代诗词中也有许多对“心”的描写,蕴含着深刻的医学道理。

    心主神明

    “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道教讲究心性修养,佛教有《心经》,儒家有心学。“心”之地位如此崇高,源于其“主神明”。

    “笔底有心神自远,来年多难骨犹存。连章句弗矜佳丽,风雅于今止一痕。”(宋代陈恭《感怀》)中医的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义的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心主神明是指心具有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等生命活动和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的功能。《素问》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学书不成不学剑,心术妙解通神明。医如俯身拾地芥,相如仰面观天星。”(宋代黄庭坚《赠赵言》)人体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虽生理功能不同,但都必须在心神的主宰调节下分工合作,才能共同完成整体生命活动。神驭精气,并调节血液和津液的运行输布。精藏于脏腑之中,为脏腑之精,脏腑之精所化之气为脏腑之气,脏腑之气推动和调节着脏腑的功能。所以,心神通过协调脏腑精气达到调控各脏腑功能的目的。现代医学认为,通过心脏的泵血作用,循环系统周流不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532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中医药报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