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药的概念和应用
风药是依据气味之“药象”,结合功能而进行的分类。其味辛,性擅升,散,行,今临床应用广泛,亟待深入研究探讨——
风药是依据气味之“药象”,结合功能而进行的分类。其味辛,性擅升、散、行,今临床应用广泛,亟待深入研究探讨——风药,临证用药中时可见及,但在《中药学》教材及中药类辞书中均无此称呼与分类。客观而言,风药并非一个规范术语,其概念缺乏严谨性,适用范围不清晰,明显影响着其临床应用,倡者言其妙,慎者虑其弊。兹就此谈谈一己之见。
风药之名
金元时期,张元素结合《黄帝内经》关于气味厚薄的理论,即“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以“取象比类”而创立了“药类法象”之说,并在《医学启源》中把具有“风升生”特点的药物作为风药,入选者有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升麻、葛根、威灵仙、细辛、白芷、桔梗、藁本、川芎、蔓荆子、秦艽、天麻、麻黄、荆芥、薄荷、前胡等总计20种,有“羌活,气微温,味甘苦,治肢节疼痛,手足太阳经风药也”“藁本,气温,味大辛,此太阳经风药”等记述。
其后,李东垣继承了张元素的学术思想,并把风药作为一个概念进行阐释,谓:“味之薄者,诸风药是也,此助春夏之升浮也”(《内外伤辨惑论》),并对风药的应用有诸多发挥。明末贾所学的《药品化义》创新药物分类方法,共分为气、血、肝、心、脾、肺、肾、痰、火、燥、风、湿、寒13类,其中风药类记述了19种,即麻黄、羌活、紫苏叶、薄荷叶、柴胡、葛根、升麻、白芷、防风、荆芥、前胡、独活、蔓荆、威灵仙、细辛、香薷、生姜、葱头。清代徐大椿认为:“风药之轻而气盛者,皆属风药”(《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0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