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小萍:慢病患者的“掌上医生”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医疗机构相继推出“减少人员聚集,预约就诊、减少非急重症就诊人数”等必要举措。疫情防控下,如何有效保证慢性病患者持续就诊?医生又将如何处理这一特殊时期的医患关系?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主任医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会长阎小萍以自己的实际接诊经历,书写了慢性病患者就诊的故事。
在阎小萍看来,疫情下发挥互联网医疗作用,突出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手段,是增进医患间的信任与沟通的重要载体,是保障慢性病患者身心健康的良方。
慢性病治疗不能“慢” 细微问诊填补空间差距
和许多医疗单位一样,阎小萍所在的中日友好医院在疫情期间也是处于“严防死守”的状态,同时,为响应国家要求,医院对所有前来就诊的病人进行临床筛查,疫情期间接收的患者大多为急危重症患者。
一场疫情,让很多人的生活方寸大乱。“慢性病虽不是急症,但需要长期治疗和医学观察。”在阎小萍看来,最要紧的是如何保证天南地北的老病友得到持续治疗。远在新疆的老病患,通过中日友好医院远程会诊中心的远程会诊得到了及时诊治。全国各地的老病人也通过她的个人工作室平台获得了及时诊治。
, 百拇医药
“都是我的老病友,我对他们非常熟悉,他们的变化尽在眼里。”阎小萍说。虽然时隔半年没有见面,但患者的面色、体态、身体各部的活动能力,各关节的运动功能及精神状态等,她都一目了然。这背后显现的,不只是医者的专业素质,更是她那颗牵挂着患者的心。
“婷婷,腰还疼吗,离上次我开方有半年了吧?不能大意,要坚持治疗。”7月26日一早,阎小萍如约出现在网络诊室。婷婷在广东上学,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疫情的变故使她无法来京接受阎小萍的治疗。焦虑影响了她正常学习生活,婷婷说:“近期都没有服用中药,疼痛时偶吃塞来昔布……”
阎小萍一边调取婷婷原有电子病历,一边通过屏幕观察其舌苔细致面诊,单就问诊过程就达15分钟。“作为一个医者,都希望直观接触和体察患者的病情,但在特殊时期,宁可时间长点,也要尽最大可能,通过详细的问诊来弥补空间上的不足。”阎小萍说。
阎小萍为婷婷调整药方、悉心指导如何煎制中药、叮嘱注意事项……整个就诊过程丝毫没有因为距离而产生任何困扰。与医生一对一地交流,更缓解了婷婷的焦虑情绪。
, 百拇医药
将中医诊疗优势最大化 互联网上结出医患之情
33岁的于女士远在新疆和田,地域条件使得她长期深陷类风湿关节炎的痛苦。因为疫情,于女士所在整个地区处于停滞状态,寻医求药更是难上加难。经过短暂的网络候诊,待视频接通,她不禁向阎小萍哭诉起自己的症状:“手指麻,小关节疼痛,畏寒喜暖。坐时起立,腰僵不能直立,活动后才能缓解。”
阎小萍不急着提治疗方案,而是先安抚患者,亲切地询问其最近的精神状态、身体情况,一番“唠家常”式的交流后,阎小萍逐渐掌握了于女士的近况。随即,她通过信息系统调阅了前期上传的和田区人民医院病历,查看于女士的检验结果,发现很多指标不合格。
“治病先医心。当患者充满希望地信任你,把自己的情况全部倾诉出来,对治疗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开始。”阎小萍在上一次的药方基础上调整了用药剂量,忍冬藤加量、炒薏苡仁换生薏苡仁……同时叮嘱患者,用药渣热敷僵痛之处并泡手泡脚,坚持每日3次。考虑于女士无法购买中药的缘故,阎小萍还安排将中药寄到和田,连吃带洗的药物一共维持4周的药量,再来复诊。
, http://www.100md.com
“远距离复诊,患者期望得到的是更为全面的诊疗方案,这一点上中医药就能显现出明显的优势。”阎小萍说,风湿类疾病既需要现代检验结果,也要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对中药方的调整,能够为患者摆脱痛苦争取更多的主动。
“好好治疗,坚持!”阎小萍的治疗方式更像是一次贴心的交流,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让远隔几千公里外的患者体会到了浓浓的关心。
线上诊疗不仅是疫情防控的权宜之计,更是后疫情时代医疗变革的现实之举。
“这个看病方式太方便了,我不用总去医院‘扎堆儿’了,谢谢阎大夫!”69岁的陈先生是地道的北京人,较广州、新疆的病友来说,他到中日友好医院找阎小萍相对容易,可疫情之下,他要面临的也是改变就诊方式。
在阎小萍看来,患者不能去医院,却能通过直接与医生在线诊疗,足不出户地体验到网络医疗服务,这是健康医疗服务的寓有新意的探索。相比起传统线下就医模式,突出中医特色诊疗,强调医患良好沟通,显现出了网络问诊超越时空局限的优势,也获得了更多患者的认可。 (李文杰), 百拇医药
在阎小萍看来,疫情下发挥互联网医疗作用,突出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手段,是增进医患间的信任与沟通的重要载体,是保障慢性病患者身心健康的良方。
慢性病治疗不能“慢” 细微问诊填补空间差距
和许多医疗单位一样,阎小萍所在的中日友好医院在疫情期间也是处于“严防死守”的状态,同时,为响应国家要求,医院对所有前来就诊的病人进行临床筛查,疫情期间接收的患者大多为急危重症患者。
一场疫情,让很多人的生活方寸大乱。“慢性病虽不是急症,但需要长期治疗和医学观察。”在阎小萍看来,最要紧的是如何保证天南地北的老病友得到持续治疗。远在新疆的老病患,通过中日友好医院远程会诊中心的远程会诊得到了及时诊治。全国各地的老病人也通过她的个人工作室平台获得了及时诊治。
, 百拇医药
“都是我的老病友,我对他们非常熟悉,他们的变化尽在眼里。”阎小萍说。虽然时隔半年没有见面,但患者的面色、体态、身体各部的活动能力,各关节的运动功能及精神状态等,她都一目了然。这背后显现的,不只是医者的专业素质,更是她那颗牵挂着患者的心。
“婷婷,腰还疼吗,离上次我开方有半年了吧?不能大意,要坚持治疗。”7月26日一早,阎小萍如约出现在网络诊室。婷婷在广东上学,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疫情的变故使她无法来京接受阎小萍的治疗。焦虑影响了她正常学习生活,婷婷说:“近期都没有服用中药,疼痛时偶吃塞来昔布……”
阎小萍一边调取婷婷原有电子病历,一边通过屏幕观察其舌苔细致面诊,单就问诊过程就达15分钟。“作为一个医者,都希望直观接触和体察患者的病情,但在特殊时期,宁可时间长点,也要尽最大可能,通过详细的问诊来弥补空间上的不足。”阎小萍说。
阎小萍为婷婷调整药方、悉心指导如何煎制中药、叮嘱注意事项……整个就诊过程丝毫没有因为距离而产生任何困扰。与医生一对一地交流,更缓解了婷婷的焦虑情绪。
, 百拇医药
将中医诊疗优势最大化 互联网上结出医患之情
33岁的于女士远在新疆和田,地域条件使得她长期深陷类风湿关节炎的痛苦。因为疫情,于女士所在整个地区处于停滞状态,寻医求药更是难上加难。经过短暂的网络候诊,待视频接通,她不禁向阎小萍哭诉起自己的症状:“手指麻,小关节疼痛,畏寒喜暖。坐时起立,腰僵不能直立,活动后才能缓解。”
阎小萍不急着提治疗方案,而是先安抚患者,亲切地询问其最近的精神状态、身体情况,一番“唠家常”式的交流后,阎小萍逐渐掌握了于女士的近况。随即,她通过信息系统调阅了前期上传的和田区人民医院病历,查看于女士的检验结果,发现很多指标不合格。
“治病先医心。当患者充满希望地信任你,把自己的情况全部倾诉出来,对治疗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开始。”阎小萍在上一次的药方基础上调整了用药剂量,忍冬藤加量、炒薏苡仁换生薏苡仁……同时叮嘱患者,用药渣热敷僵痛之处并泡手泡脚,坚持每日3次。考虑于女士无法购买中药的缘故,阎小萍还安排将中药寄到和田,连吃带洗的药物一共维持4周的药量,再来复诊。
, http://www.100md.com
“远距离复诊,患者期望得到的是更为全面的诊疗方案,这一点上中医药就能显现出明显的优势。”阎小萍说,风湿类疾病既需要现代检验结果,也要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对中药方的调整,能够为患者摆脱痛苦争取更多的主动。
“好好治疗,坚持!”阎小萍的治疗方式更像是一次贴心的交流,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让远隔几千公里外的患者体会到了浓浓的关心。
线上诊疗不仅是疫情防控的权宜之计,更是后疫情时代医疗变革的现实之举。
“这个看病方式太方便了,我不用总去医院‘扎堆儿’了,谢谢阎大夫!”69岁的陈先生是地道的北京人,较广州、新疆的病友来说,他到中日友好医院找阎小萍相对容易,可疫情之下,他要面临的也是改变就诊方式。
在阎小萍看来,患者不能去医院,却能通过直接与医生在线诊疗,足不出户地体验到网络医疗服务,这是健康医疗服务的寓有新意的探索。相比起传统线下就医模式,突出中医特色诊疗,强调医患良好沟通,显现出了网络问诊超越时空局限的优势,也获得了更多患者的认可。 (李文杰),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