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白虎汤
白虎汤出自《伤寒论》,治阳明证汗出、渴欲饮水,脉洪大浮滑,不恶寒反恶热,以及中喝烦热而渴等症。自汉至清代,千余年来,医家遵仲景之书,对白虎汤的看法,或局限在一定的水平上。自吴瑭先生《温病条辨》一书问世后,二百年间,医界前贤,今之学者,在治疗温热病中,逐渐对白虎汤的认识不断在加深和提高。自然这是白虎汤功效的影响,然而实际用于临证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还应当温故知新,溯本求源。既明《伤寒论》中白虎汤治阳明证汗出、渴欲饮水、脉洪大浮滑、不恶寒反恶热之理,知中喝烦热而渴之由,尤有必要将《温病条辨》内,颇关重要的用白虎汤之处,串读熟记,经过临床上的反复印证,吸取教训,总结体会,以期使之臻于完善。
《温病条辨》中白虎汤的组成: 生石膏一两,知母五钱,生甘草三钱,白粳米一合, 以水八杯,煮取三杯,分温三服,病退减后服,不知再作服。
《温病条辨》中的记载
《温病条辨》卷一第七条:“太阴温病,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热者,辛凉重剂,白虎汤主之”。
《温病条辨》卷一第二十二条:“形似伤寒,但右脉洪大而数,左脉反小于右,口渴甚、面赤、汗大出者,名曰暑温,在手太阴,白虎汤主之;脉芤甚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温病条辨》卷一第二十六条:“手太阴暑温,或已经发汗,或未发汗,而汗不止,烦渴而喘,脉洪大有力者,白虎汤王之。脉洪大而芤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身重者湿也,白虎加苍术汤主之。汗多,脉散大,喘咳欲脱者,生脉散主之。”
《温病条辨》卷二第一条:“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脉浮洪躁甚者,白虎汤主之。脉沉数有力,甚则脉体反小而实者,大承气汤主之。暑温、湿温、温虐不在此例。”
《温病条辨》卷二第十三条:“下后无汗,脉浮者,银翘汤主之。脉浮洪者,白虎汤主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41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