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站在中医药学术高地做科普
年度科普特别人物
王琦,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体质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体质辨识重点研究室主任。兼任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中医药专班专家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专家组顾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体质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医分会主任委员。2013年获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首都劳动奖章、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2014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2019年获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
, 百拇医药 在中医药科普之路上,有这样一位院士、国医大师,学术、临床两开花,取得了诸多成就。他在学术上开拓创新,创立了中医体质学并将其推广应用;他在临床上精心诊治并向患者普及中医药知识;他为中医药一带一路做过多场报告,并进言献策,积极将中医药推向全世界;他心怀中医药的未来,为中医药服务健康中国承担起历史赋予中医药人的责任和担当。他就是2020年中医药年度科普人物特别奖的获得者王琦。
中医体质学惠及民众
王琦院士在中医体质学上的成果众所瞩目。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与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王琦说,看起来林林总总的病症背后,一定有其滋生的土壤,这个土壤就是人的体质。王琦创立了中医体质学科,经过数万例大样本的调查,提出中国人的九种体质类型及其特点规律。这些发现用于指导临床并且纳入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惠及亿万民众,为健康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医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深究医道精髓,传承仁医博爱,这是王琦坚定一生的信念。他带领团队推广中医体质学说,并下沉基层,走进千家万户,在全国300多家中医医院大规模开展治未病的临床应用。《解密中国人的九种体质》一书,2012年获“首届全国优秀中医药文化科普图书”;《九种体质使用手册》2013年被中国书刊发行协会评为“2012-2013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书”,截至目前已再版了14次。近年来中医体质研究成果广泛应用,在健康产业文化传播方面呈现出协同创新活力,九种体质辨识软件、调体冲剂、膏方等产品已在市场推广,社会经济效益显著,为宣传普及使用中医药做出了典范。
, 百拇医药
作为临床大家,他在诊治疑难杂症尤其在中医男科上屡有建树。王琦认为,大众对疾病认识不清楚,得病后就容易困惑,产生心理负担。为普及中医男科知识,王琦先后编写了《中医男科学》《中华中医男科丛书》《王琦男科学》等专著,为中医男科学的构建与科普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让中医药文化普及服务健康中国
在王琦看来,防病治病不只是医务人员的事情,也要让民众重视起来。“比如慢性病攀升情况的出现,与中医药科普工作推广的广度不够、深度不够、力度不够有关系。如果科普工作做得好、做得深,让每个人认识到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慢性病就能得到更好地防控。”为了帮助大众学习中医药知识,他主编了《中医治未病解读》一书,系统介绍了中医治未病的定义、理念、方法,此书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国中医药科普图书著作奖”一等奖;《首都市民中医健康指南》于2009年获“首届北京中医药优秀科普图书”第一名、“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国中医药科普图书著作奖”特别奖。
, http://www.100md.com
王琦一直致力于中医药创新发展与传播,积极推动中医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2016“一带一路”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高峰论坛》上,他代表中医界做主题演讲,让世界听到中医药在历史上的贡献,表明了让中医药为全球人服务的决心。在新冠肺炎疫情危急之际,作为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中医药专班的专家组成员,他研发了新冠肺炎预防内服颗粒、中药防疫香囊、中药防疫喷剂等系列防疫产品,实现了抗疫与科普的创新性结合。主编的《新冠肺炎中医药诊疗手册》一书,群众反响热烈。近日,他主编的《新冠肺炎中医预防手册》已正式出版,为普及新冠肺炎预防知识做出新的贡献。
由王琦与国医大师孙光荣共同主编的《全国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知识读本》,将中医文化知识带进中小学生课堂,把中医药的科学价值与精神代代传递。“书中有很多中医药小故事,也有丰富的中医药知识,《读本》是我们中医梦开始的地方。”一位来自江苏省望亭县中心小学的小读者,将自己的心里话,写进信里寄给王琦,字里行间有对初识中医这一文化瑰宝的激动,也有对王琦爷爷的热爱和感谢。
值此获评2020年中医药年度科普特别人物之际,王琦结合近年来中医药科普发展现状,建议今后中医药科普工作的主题“弘扬中医人文精神,服务健康中国”,提出要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强中医文化建设,根据国家和群众的健康需求做大做好中医药科普工作。(秦月华), 百拇医药(实习记者 秦月华)
王琦,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体质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体质辨识重点研究室主任。兼任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中医药专班专家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专家组顾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体质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医分会主任委员。2013年获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首都劳动奖章、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2014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2019年获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
, 百拇医药 在中医药科普之路上,有这样一位院士、国医大师,学术、临床两开花,取得了诸多成就。他在学术上开拓创新,创立了中医体质学并将其推广应用;他在临床上精心诊治并向患者普及中医药知识;他为中医药一带一路做过多场报告,并进言献策,积极将中医药推向全世界;他心怀中医药的未来,为中医药服务健康中国承担起历史赋予中医药人的责任和担当。他就是2020年中医药年度科普人物特别奖的获得者王琦。
中医体质学惠及民众
王琦院士在中医体质学上的成果众所瞩目。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与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王琦说,看起来林林总总的病症背后,一定有其滋生的土壤,这个土壤就是人的体质。王琦创立了中医体质学科,经过数万例大样本的调查,提出中国人的九种体质类型及其特点规律。这些发现用于指导临床并且纳入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惠及亿万民众,为健康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医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深究医道精髓,传承仁医博爱,这是王琦坚定一生的信念。他带领团队推广中医体质学说,并下沉基层,走进千家万户,在全国300多家中医医院大规模开展治未病的临床应用。《解密中国人的九种体质》一书,2012年获“首届全国优秀中医药文化科普图书”;《九种体质使用手册》2013年被中国书刊发行协会评为“2012-2013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书”,截至目前已再版了14次。近年来中医体质研究成果广泛应用,在健康产业文化传播方面呈现出协同创新活力,九种体质辨识软件、调体冲剂、膏方等产品已在市场推广,社会经济效益显著,为宣传普及使用中医药做出了典范。
, 百拇医药
作为临床大家,他在诊治疑难杂症尤其在中医男科上屡有建树。王琦认为,大众对疾病认识不清楚,得病后就容易困惑,产生心理负担。为普及中医男科知识,王琦先后编写了《中医男科学》《中华中医男科丛书》《王琦男科学》等专著,为中医男科学的构建与科普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让中医药文化普及服务健康中国
在王琦看来,防病治病不只是医务人员的事情,也要让民众重视起来。“比如慢性病攀升情况的出现,与中医药科普工作推广的广度不够、深度不够、力度不够有关系。如果科普工作做得好、做得深,让每个人认识到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慢性病就能得到更好地防控。”为了帮助大众学习中医药知识,他主编了《中医治未病解读》一书,系统介绍了中医治未病的定义、理念、方法,此书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国中医药科普图书著作奖”一等奖;《首都市民中医健康指南》于2009年获“首届北京中医药优秀科普图书”第一名、“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国中医药科普图书著作奖”特别奖。
, http://www.100md.com
王琦一直致力于中医药创新发展与传播,积极推动中医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2016“一带一路”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高峰论坛》上,他代表中医界做主题演讲,让世界听到中医药在历史上的贡献,表明了让中医药为全球人服务的决心。在新冠肺炎疫情危急之际,作为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中医药专班的专家组成员,他研发了新冠肺炎预防内服颗粒、中药防疫香囊、中药防疫喷剂等系列防疫产品,实现了抗疫与科普的创新性结合。主编的《新冠肺炎中医药诊疗手册》一书,群众反响热烈。近日,他主编的《新冠肺炎中医预防手册》已正式出版,为普及新冠肺炎预防知识做出新的贡献。
由王琦与国医大师孙光荣共同主编的《全国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知识读本》,将中医文化知识带进中小学生课堂,把中医药的科学价值与精神代代传递。“书中有很多中医药小故事,也有丰富的中医药知识,《读本》是我们中医梦开始的地方。”一位来自江苏省望亭县中心小学的小读者,将自己的心里话,写进信里寄给王琦,字里行间有对初识中医这一文化瑰宝的激动,也有对王琦爷爷的热爱和感谢。
值此获评2020年中医药年度科普特别人物之际,王琦结合近年来中医药科普发展现状,建议今后中医药科普工作的主题“弘扬中医人文精神,服务健康中国”,提出要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强中医文化建设,根据国家和群众的健康需求做大做好中医药科普工作。(秦月华), 百拇医药(实习记者 秦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