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报》 > 第5382期
编号:136252
中医药院校要争做科普主力军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2月1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382期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强和规范中医药防病治病知识传播普及,营造珍视、热爱、发展中医药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强调了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中医药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医药院校肩负着为中医药事业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积极参与中医药科普工作不仅是发挥中医药院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应有之义,也是为中医药事业发展营造更好外部环境之必然举措。

    发挥中医药院校参与中医药科普工作的优势

    中医药院校作为中医药教育的主战场,是民族文化的有力传承者和坚守者,要将“以文化人”理念贯穿育人工作的始终,在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普及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主体责任。中医药院校作为中医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高等学府,具有显著的资源优势:首先,具有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专业人才是进行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也是有效普及中医药文化的推动者;其次,具有较强的学科基础,多层次、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为中医药文化的教育和普及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学术支撑;再次,具有完备的专业知识,掌握中医药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文化知识才能融会贯通,把中医药文化用科学的中医药理论做到求真务实;最后,具备信息化传播的基础,高校新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兼顾中医药普及的内涵和外延,更加快速与高效。
, http://www.100md.com
    拓宽中医药院校开展中医药科普工作的路径

    中医药院校作为中医药发展与传承的主阵地,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同时应主动发挥智力优势,以文化为核心、以专业为向导、以创新为准则,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医药科普以培育国人的中医素养。

    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队伍。中医药院校在中医药文化的普及和传承方面有着固有的地位和责任。作为培育中医药人才与传播中医药文化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培养机构并形成长效机制,培养文化科普学科带头人,遴选以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及省名中医等在行业领域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医大家打造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高端智库,共创共建“中医药科普知识”课程,带动一批青年教师投入到更多的文化普及工作中。

    在青少年阵营中使中医药文化扎根发芽。中医药作为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华优秀文化组成之一,应该从中小学阶段抓起,一方面有利于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高效传承,另一方面也会增加青少年一代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首先,将中医药历史故事、中医药发展史短片、中医药治病防病的理念以及重要人物代表等内容编写成科普读本、拍摄成卡通动漫、剪辑成抖音视频,寓教于乐,以加深中医药文化在青少年心目中的印象;其次,与中小学合作互建中医科普博物馆,学生可以走进大学校园探索中医药知识、领略中医药文化和感受中医药神奇,高校教师也可深入到中小学校园利用专业知识创新性地开展以“文化”为内核的科普实践活动,通过两个方面的相互促进和配合真正将中医药文化种子在青少年心中落地生根。
, 百拇医药
    发挥中医药在基层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仁、和、精、诚”作为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亦是进行中医药科普的内在动力,中医药院校应秉承“为民解困、保民健康”的理念定期走进乡村、走进街道、走进社区服务普通大众。“中医中药中国行”作为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普及中医药健康知识的重要平台以及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的重要抓手,应在中医药院校服务社会的功能中充分利用。一方面,邀请教授学者开展百姓大讲堂宣传中医药文化,让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中医药、认识中医药;另一方面,选取临床专家进行爱心义诊普及中医药知识,让大众感受中医药、享受中医药;此外,通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送医送药的过程中让群众体验中医“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体会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的独特魅力,以发挥中医药院校回馈社会和惠及百姓的职责使命。

    借助新媒体努力做好中医药全方位普及。随着手机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利用新媒体这种前沿方式传播中医药的优势正在不断放大。首先,中医药院校可通过开通微信公众号、设立中医药文化专栏,定期维护并推送相关中医药新闻及知识,内容不限于PPT、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让大众随时随地能够有渠道了解我们的中医药文化;其次,设立固定时间面向大众开放中医院校的中医药博物馆、药用植物园、标本陈列室、科研成果展等,让大众了解最具代表意义的中医药内容,筛选优秀大学生或最美白衣天使进行点对点宣传,对有需求了解中医药文化的那些普通大众不仅提供了交流平台,而且畅通了学习渠道,也更加深了对中医如何治病救人的认识。
, http://www.100md.com
    多层次开展技术培训增加大众受教育途径。在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开展中医适宜技术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医药院校可选取安全系数高、操作简单、疗效突出的中医适宜技术,定期委派专业教师或医生到指定地点为广大人民群众操作并演示中医的望、闻、问、切,推拿疗法、拔罐疗法、刮痧疗法,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内容,这不仅能够增加大众与专业人士之间的有效沟通,也贴合了中医药文化普及中最主要的目的:“促进公众健康”,进一步提高了居民运用中医药知识解决自身问题的行动率。

    完善中医药院校保障中医药科普工作的机制

    中医药文化建设与普及,是中医药长久生存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在大众中开展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工作更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一种驱动剂,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增进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中医药科普作为一项任重道远的公益事业和立体工程,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才能持续性发挥中医药服务大众的主观能动性。

, 百拇医药     加强顶层设计,推动中医药科普理念深入人心。在中医药知识科普过程中,顶层设计是基础,中医药院校必须从大众的求知需求出发,完善推动原则、落实保障措施、设计推进指南,全面挖掘、梳理蕴含在专业课程中的文化元素,内化为专业教师生动的教案讲义与教学实践。

    健全中医药院校科普工作的奖励机制。中医药院校作为收集、研究和宣传中医药文化的主要机构,建立健全人才奖励机制,将科普工作与个人发展、年终绩效、职称评聘等挂钩进行量化,准确评估,一方面能够促进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建设,另一方面也可激发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中医药的普及中。

    中医药作为我国的国粹,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宝贵的医药资源。中医药院校应持续深化普及中医药的活动内涵,不断创新普及中医药的表达方式,建立健全普及中医药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医药的传播向着进一步体现中医、传承中医、接近群众、接近生活的最高目标迈进,使中医药文化生生不息、扎根民间,以促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李军), 百拇医药(李军 贵州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