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报》 > 第5397期
编号:134981
孔薇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经验
http://www.100md.com 2021年1月1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397期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改变,长期高嘌呤饮食使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生率逐年增长。慢性尿酸性肾病是指长时间高尿酸血症造成单钠尿酸盐晶体淤积于肾小管间质引起损伤,小管间质损伤后激活细胞炎症因子,引起系膜细胞增生及肾小球硬化,最终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一种疾病。本病起病隐匿,多数患者因早期仅表现为腰酸乏力、夜尿增多、水肿等症状,未引起重视,就诊时往往已出现肾功能损害。西医多采用饮食控制、口服别嘌醇等药物减少尿酸生成,从而升高单钠尿酸盐在尿液中的溶解度。但长期使用别嘌醇等药物易导致间质性肾炎,有加重肾损伤的风险,且停药后尿酸水平极易反弹,远期疗效欠佳。对于无明显临床表现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是否需要治疗,以及其血尿酸水平应控制的范围,目前尚无一致意见。有研究认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虽无症可辨,但可依据体质学说辨证,运用中药改善患者的体质状态,调整机体气血阴阳平衡,从而降低血尿酸水平。因此,如何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同时尽可能延缓病情进展,仍是慢性尿酸性肾病的治疗难点。孔薇,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南京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南京市名中医,师从国医大师邹燕勤,擅长肾病的中医诊疗,在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等方面有深刻见解,现将其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脾肾不足、湿瘀痰阻是基本病机

    慢性尿酸性肾病根据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痛风、痹病、白虎历节、脾瘅等范畴。古人对痛风的病因病机已有一定见解,如《丹溪心法·痛风》指出:“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是也,他方谓之白虎历节风证,大率有痰、风热、风湿、血虚”。孔薇认为,脾肾不足、湿瘀痰阻为本病的基本病机。痛风患者多嗜食肥甘厚味,脾胃健运失功,食滞于中焦,酿成痰湿,影响中焦气机调畅,三焦津液运化不能,溢于肌表,而见浮肿,中焦气血生化乏源,无力滋养肾精,肾虚不固而见夜尿频多。病程日久,累及五脏,耗伤气血阴阳,气虚无力运血,脉络瘀阻,血脉失和,引起关节疼痛麻木等症状。因此,本病乃由脾肾之本虚致痰瘀之标实,而标实又可加重本虚,进一步耗伤气血阴阳,故治疗上应标本同治,以益肾化瘀、利湿泄浊为大法。

    治疗特色

    饮食调摄,未病先防

    在慢性病调护方面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25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