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德馨针对瘀血证创立“衡法”治则
开栏的话:国医大师颜德馨幼承庭训,随父颜亦鲁习医,16岁时考入上海中国医学院,随程门雪,徐小圃,秦伯未等中医大家学习。他广泛阅读各家学说,尤喜名家医案医话,对血液病,肾病有深入研究。从医70余年,颜德馨从临床治疗中摸索出三条思
开栏的话:国医大师颜德馨幼承庭训,随父颜亦鲁习医,16岁时考入上海中国医学院,随程门雪、徐小圃、秦伯未等中医大家学习。他广泛阅读各家学说,尤喜名家医案医话,对血液病、肾病有深入研究。从医70余年,颜德馨从临床治疗中摸索出三条思路:其一为“振奋阳气”,阳气与人体强弱有密切关系,对久治不愈的证候,辄加附子,往往能获取意外效果;其二从“血为百病之胎”立法,采用活血化瘀药攻克疑难杂证,亦多殊功;其三谓“脾统四脏”,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皆赖脾胃之转输水谷精微,脾荣则四脏皆荣,脾衰则四脏俱衰。本版今起刊载其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以飨读者。颜德馨教授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即研究血液病的中医疗法,并从血液病的辨治深入到对中医气血理论的研讨,对《黄帝內经》《伤寒论》《诸病源候论》《千金方》《普济本事方》《仁斋直指方》《儒门事亲》《医林改错》《临证指南医案》《血证论》等医籍素有研究。经过多年的实践,他深感“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之论的临床意义重大,创立了“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的辨证观点及以调气活血为主的“衡法”治则,认为气血学说在疾病防治方面有着非常大的潜力和广泛运用的前景。
气血病变是临床辨证的基础
颜德馨教授认为气血病理变化在八纲、卫气营血、脏腑等辨证方法中,占首要地位。中医辨证核心是“八纲辨证”,八纲之中,虽无气血两字,但气血内容确尽贯于八纲之中。八纲辨证的总纲是阴阳,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中,阴阳双方保持相对平衡,如出现一方偏衰,或一方偏亢,就会出现病理状态。而气血是人体阴阳的主要物质基础,气血正平,则阴阳平衡,疾患消除。表里辨证与气血关系也极为密切,表证辨证多宗“卫气营血辨证”,而卫属气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7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