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报》 > 第5415期
编号:135682
从方氏医家看新安医学家族传承
http://www.100md.com 2021年2月1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415期
     徽学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几十年的专题化研究阶段,改革开放以后,开始全面发展。随着“徽学”研究的兴起,“新安医学”作为其中一部分,逐渐被中医学界乃至史学界和文化界所重视。1978年“新安医学”名称正式确立,至2020年上半年,新安医学研究领域已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最早冠以“新安医学”篇名的学术论文是黄忠民的《浅谈“新安医学”对温病的贡献》;最早的一部研究专著是李济仁著《大医精要—新安医学研究》;此外还有专著30余部,会议论文470余篇、博士论文9篇、硕士论文近30篇。研究课题以内史为主,涉及新安医学成因、概念、流派、理论特色、学术贡献、文献研究、医家群体和名医世家及其学术传承研究、与其他地域医学比较研究等;而外史方面则有新安医学发展的经济与文化基础研究、地理环境因素分析、徽州宗族制度的作用等。

    40余年来,新安医学研究有了很大进展,可谓五彩缤纷、成果累累。然而,由于学界主流的观点是将新安医学时间标定的下限设为1949年,因此对1949年以后新安医学的研究不够充分。随着时代变迁,新安医学家族链及其传承模式已发生很大变化,研究其当代特征,对新安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鉴于此,我们整理了新安寿康方氏医家祖孙三代的业医情况及学术见解,为现代新安世医传承与创新研究提供一手资料。

    新安寿康方氏医家简介

    新安寿康方氏医家(以下简称方氏医家)业医根于新安,据乾隆丁未年《枧源方氏宗谱》记载:枧源方氏世代居住枧源,是新安原始家族。族人相传,祖上均擅长医术,曾祖辈多人曾在乡间行医。自方霖魁(1890—1963,字迪卿)始,方氏医家乃见信史文献记载。据《休宁人物志》《徽州卫生志》《休宁县卫生志》载,方霖魁13岁即在休宁聚和堂药店当学徒,1932年入股屯溪“寿康药号”(成立于1929年),任经理兼坐堂医师,声名日渐隆起。其子方炜煌承父业,在屯溪行医50余载,曾任黄山市中医院副院长,退休后重树“寿康”招牌,创设“屯溪寿康诊所”。孙方敏1990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2008年被安徽省文化厅确立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安医学)代表性传承人;孙女方霞1985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曾任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务处主任,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第二届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方霖魁因在“寿康药号”坐诊,被世人称为“寿康先生”,此乃“新安寿康方氏医家”名称之缘由。

    三代业医之路

    方氏医家三代人所处时代不同,期间经历巨大社会变革,业医之路有很大差异,但新安医学文化也造就了一些共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94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