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与中医学“气一元论”
提及北宋时期的张载,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大使命担当和“民胞物与”的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精神境界。其实,他关于“气”的创见,对中医学的创新发展亦具有深远影响。
中医学以气一元论为其宇宙观和方法论,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形与神皆根源于气,形以气充,神以气存,气存则神存。《黄帝内经》首次言及中医之“气”,并揭示天气、地气、阴阳之气、五行之气、五脏之气、正气、真气、营气、卫气、宗气等的内涵与外延。“气”学说对于中医学理论的建构和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儒而知医,儒而论医,儒而行医,是我国古代非常显著的一种个人修为和社会现象。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关学宗师张载继承发展了前人的“气”“太虚”之说,在其代表作《正蒙》中表述了以“气”为基础的唯物主义宇宙观和本体论思想。他是最早明确提出“太虚即气”“太虚无形,气之本体”“气化万物”“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两故化,此天之所以参也”等观点的人。他认为,“一气”“元气”包含了阴阳二气的对立依存、相反相成、升降互变的关系,在这种关系的交互运动中产生了人和万物。由此,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关于物质世界的认识论。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认为“太虚即气”之说“阐造化之秘,明人性之源,开启后学之功大矣。”
“气一元论”被引入医学领域,阐释生命过程的物质性和运动性,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人体的病理变化,指导诊断和治疗,为中医药学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原创思维与新理论,使之更具系统性和科学价值。张载还重视对物理、气象、生物、生理现象和医药知识的考察,并且作出合理的解释。
易水学派创始人张元素根据张载气之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学说,对药物气味厚薄精研深究,创立了药物升降浮沉学说。将轻重厚薄的性质用以阐发药物的气质与偏性,并运用于临床。自此,药物“归经”“引经报使”逐渐成为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之一。
金元时期的医学集大成者朱丹溪对于张载以气为最高范畴建立的天人一气、万物变化运动的宇宙图景非常认同,并加以采纳运用。他在《内经》气论宇宙观的基础上,融摄了张载的“天惟运动一气”的思想,形成了动静有常的气论医学宇宙观,建构了独具特色的学术体系,终成一代济世救人的大医。(李金钢), 百拇医药(李金钢 西安工业大学)
中医学以气一元论为其宇宙观和方法论,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形与神皆根源于气,形以气充,神以气存,气存则神存。《黄帝内经》首次言及中医之“气”,并揭示天气、地气、阴阳之气、五行之气、五脏之气、正气、真气、营气、卫气、宗气等的内涵与外延。“气”学说对于中医学理论的建构和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儒而知医,儒而论医,儒而行医,是我国古代非常显著的一种个人修为和社会现象。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关学宗师张载继承发展了前人的“气”“太虚”之说,在其代表作《正蒙》中表述了以“气”为基础的唯物主义宇宙观和本体论思想。他是最早明确提出“太虚即气”“太虚无形,气之本体”“气化万物”“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两故化,此天之所以参也”等观点的人。他认为,“一气”“元气”包含了阴阳二气的对立依存、相反相成、升降互变的关系,在这种关系的交互运动中产生了人和万物。由此,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关于物质世界的认识论。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认为“太虚即气”之说“阐造化之秘,明人性之源,开启后学之功大矣。”
“气一元论”被引入医学领域,阐释生命过程的物质性和运动性,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人体的病理变化,指导诊断和治疗,为中医药学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原创思维与新理论,使之更具系统性和科学价值。张载还重视对物理、气象、生物、生理现象和医药知识的考察,并且作出合理的解释。
易水学派创始人张元素根据张载气之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学说,对药物气味厚薄精研深究,创立了药物升降浮沉学说。将轻重厚薄的性质用以阐发药物的气质与偏性,并运用于临床。自此,药物“归经”“引经报使”逐渐成为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之一。
金元时期的医学集大成者朱丹溪对于张载以气为最高范畴建立的天人一气、万物变化运动的宇宙图景非常认同,并加以采纳运用。他在《内经》气论宇宙观的基础上,融摄了张载的“天惟运动一气”的思想,形成了动静有常的气论医学宇宙观,建构了独具特色的学术体系,终成一代济世救人的大医。(李金钢), 百拇医药(李金钢 西安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