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只争朝夕的追梦人
30年来,他刻苦钻研,把解除痹病患者的痛苦作为自己不懈的奋斗目标——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扁鹊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而在安徽就有一位当代“痹医”,他就是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刘健。
2020年对于刘健来说是个丰收年。他领衔的中医风湿病团队,继年初荣获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光荣称号之后,又相继荣获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和学术著作二等奖,他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在全国中医风湿病学术大会上荣获8项奖励。刘健还代表安徽省参加了中国科技部与芬兰科技部共同主办的“中芬高科技论坛”,并做线上主题报告,受到高度关注。这些成绩和荣誉也是他从事中医药事业30年最好的贺礼。
砥砺前行做临床用疗效说话
刘健认为,当医生应当视临床如命根,必须扑下身子、放下架子、潜下心来做临床,用疗效说话。
, http://www.100md.com
1990年研究生毕业后,他分配到当时的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现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内科工作。那时,刘健的母亲患类风湿关节炎多年,辗转多个城市大医院和民间小诊所,服用各种西药和偏方,不但没有控制病情,而且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身为中医内科住院医师的刘健,非常不安,难过不已,立志要从事中医风湿病专业,刻苦钻研,为像母亲这样的风湿病患者解除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从此,他决心用中医药方法亲自为母亲诊治。在治疗过程中,他坚持以中医理论和新安医家学术思想为指导,审证求因,扶正祛邪,使母亲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如今,30年过去了,已是耄耋之年的母亲关节灵活、活动自如。
1996年,中医内科分化为5个三级科室,刘健如愿被分配到内分泌风湿科,这是风湿病科的雏形。两个专业总共25张病床,住院病人最少时只有3个。在此艰难状况下,他在硕士导师孙弼纲教授、医院院长韩明向教授的指导下,进行了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学研究,开展了中医药治疗风湿病的临床观察;在医院有关领导、部门的支持下,研制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院内制剂新风胶囊,获批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省教育厅课题,风湿病学科在科研的引领下,踉踉跄跄、跌跌撞撞艰难起步。
, 百拇医药
2000年至2003年,刘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学成归来,他克服各种困难,在中医风湿病的道路上开始了艰苦的前行。病床少,他就增加门诊次数扩大门诊量;影响小,他就到医院的各个科室进行宣传;病人少,他就发挥自己“写手”的优势,多写科普文章,骑着自行车到当地报社游说,争取发表扩大影响。2002年成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后,他带领研究生开展了中医药治疗风湿病的系统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没有动物房,就蹭经络研究所的动物饲养室;没有科研经费,就用自己的稿费垫付实验费、试剂费;没有实验室,就利用寒暑假期,见缝插针借用别的实验室;学术影响小,就积极参加国内各种学术会议,争取大会发言交流,向前辈求教。2006年,他受聘为湖北中医学院博士生导师,2008年获批安徽中医内科应用基础与开发省级实验室,这些都为今后的医教研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经过艰苦创业、砥砺前行,渐渐地,他所领衔的风湿病学科有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受到患者的认可,在业界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家住厦门的姚老师患类风湿关节炎3年,除了关节疼痛、活动不便外,还因胃溃疡做了胃次全切除术。2001年10月,她的儿子在网上搜到刘健的论文如获至宝,丈夫陪她专程从厦门飞到合肥找刘健看病。服用刘健所开的中药一周后,姚老师说这是她近3年来身体最轻松、最舒服的一周。从此以后,一张张汇款单、一纷纷传真单成为刘健与姚老师交流的媒介,刘健根据传真来的病情,为她开好中药后,再将医院特色制剂新风胶囊、芙蓉膏等快递给对方。经过3年的连续中药治疗,姚老师病情得到控制。如今,姚老师已成白发老人,由母亲变成了外婆、奶奶,但她的一个习惯没有变,无论家人朋友生什么病,她都邮寄汇款单请刘健为他们开中药,并称刘健是她们家的大恩人。
, 百拇医药
患者刘先生是一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口服西药治疗无效及明显不良反应的情况下,他于2003年找到刘健。经过2年的中药治疗,刘先生病情稳定,疼痛缓解,生活工作不受影响。大学毕业后,他应聘到广东省一家外企任技术员。半年后,他又来到刘健诊室,原因是广东气候湿热,疾病复发,当地治疗无效,遂辞职回到合肥市找了一份工作,既能上班,又能方便找刘健看病。刘先生现在是合肥某外企的中层主管,他由衷称赞刘健团队是“只争朝夕的追梦人,不畏艰险的奋斗者”。
孟某是从事“北斗3号”研究的青年科学家,也是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获得者。说起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成就,他由衷地感谢刘健。孟某在东北读大学期间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经多方治疗,病情反复无常,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每天都依赖口服止痛药。毕业后孟某来到合肥工作,在刘健处进行中药治疗。1年之内,孟某病情即得到控制,不仅生活无忧,工作正常,而且家庭幸福。
全神贯注做科研拿成果说话
, 百拇医药
刘健认为,科研工作是神圣的、高尚的、严肃的。中医药科研必须紧密结合中医药临床、服务中医药临床,其创新成果也必须经得起临床的检验。
2008年11月,医院内科大楼正式启用,风湿病科正式独立建科,编制床位45张,一批风华正茂的风湿病专业科班学子组成了朝气蓬勃的年轻风湿病团队,从此,刘健作为学科带头人,带领团队开始了艰苦攀登的征程。他们在原有的新风胶囊基础上,针对风湿病寒、热证候,又研制了“五味温通除痹胶囊”“黄芩清热除痹胶囊”等,进一步体现中医药辨证论治的精髓。他们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以解决临床难题为导向,围绕临床做科研,针对患者写论文,服务患者出成果,医教融合育人才,学科屡上新台阶。
2009年,中医痹病学学科成为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免疫学实验室成为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2010年学科成为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安徽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2012年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年,刘健被聘为安徽中医药大学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成立了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风湿病研究所,风湿病学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这些国家级的学术平台和科研项目的实施,培养了人才、锻炼了队伍、扩大了影响、提高了水平,刘健团队初步品尝到“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攀登者的乐趣和喜悦。
, 百拇医药
2015年6月,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大楼正式启用,风湿病科扩大为2个病区,为学科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从此,刘健带领团队进行了充满艰险的跨越征程。他们的理念是,中医药必须关注风湿病患者的生命全周期、研究风湿病发病的全过程、服务风湿病诊疗的全流程。他们建立了临床患者标本库、临床病历数据库、临床分子检测数据库、中医特色文献数据库。他们承担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安徽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和对外科技合作项目,并与安徽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芬兰阿尔托大学联合签署三方国际科技合作协议。他们自主研发了临床病历数据挖掘分析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海量的中医药治疗风湿病的临床病历进行大样本数据挖掘分析,明确真实世界的中药用药规律和确切疗效。他们审证求因查病根,扶正祛邪破密码,利用现代系统生物学转录组、蛋白质组技术手段,筛选检测风湿病的关键差异基因和蛋白表达谱,确定发病的分子基础和特色制剂的作用靶点,用现代科学的语言讲好中医故事。学科建设水平迅速提升,中医痹病学重点学科以行业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重点学科,中医风湿病专科以全国第一的成绩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验收。
, 百拇医药
刘健所带领的风湿病团队被安徽省委组织部评为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团队的科研成果“健脾化湿通络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机制研究”荣获安徽省科技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风湿病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好评和广泛关注。
经过30年艰苦的跋涉和团队的努力,风湿学科从过去的“四少”变成了现在的“四多”:博士多,学科现有14位博士,2位博士后;床位多,2个院区共有风湿病科3个病区、150张编制床位;制剂多,现有内服、外用的专科制剂9种;项目多,先后获得国家级建设项目4个,省级项目5个,极大支撑着学科的发展。30年来,刘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科研论文645篇,其中SCI收录36篇,Medline收录77篇;发表科普论文82篇,主编出版学术专著29部。荣获省级科技成果36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及证书40项、主持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7项、授权发明专利3项及软件著作权1项。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从1990年跨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至今,刘健在这里已经工作了整整30个年头。30年来,他从一个青涩的毛头小伙成长为一个服务人民健康的安徽省名中医。对于刘健来说,这是成长的30年、前进的30年,更是努力奋斗的30年。面临成绩和荣誉,刘健表现得是淡然和从容,他认为要把读书做学问作为人生的不懈追求,要把解除痹病患者的痛苦作为自己不懈的奋斗目标,他坚信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王继学), http://www.100md.com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扁鹊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而在安徽就有一位当代“痹医”,他就是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刘健。
2020年对于刘健来说是个丰收年。他领衔的中医风湿病团队,继年初荣获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光荣称号之后,又相继荣获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和学术著作二等奖,他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在全国中医风湿病学术大会上荣获8项奖励。刘健还代表安徽省参加了中国科技部与芬兰科技部共同主办的“中芬高科技论坛”,并做线上主题报告,受到高度关注。这些成绩和荣誉也是他从事中医药事业30年最好的贺礼。
砥砺前行做临床用疗效说话
刘健认为,当医生应当视临床如命根,必须扑下身子、放下架子、潜下心来做临床,用疗效说话。
, http://www.100md.com
1990年研究生毕业后,他分配到当时的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现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内科工作。那时,刘健的母亲患类风湿关节炎多年,辗转多个城市大医院和民间小诊所,服用各种西药和偏方,不但没有控制病情,而且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身为中医内科住院医师的刘健,非常不安,难过不已,立志要从事中医风湿病专业,刻苦钻研,为像母亲这样的风湿病患者解除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从此,他决心用中医药方法亲自为母亲诊治。在治疗过程中,他坚持以中医理论和新安医家学术思想为指导,审证求因,扶正祛邪,使母亲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如今,30年过去了,已是耄耋之年的母亲关节灵活、活动自如。
1996年,中医内科分化为5个三级科室,刘健如愿被分配到内分泌风湿科,这是风湿病科的雏形。两个专业总共25张病床,住院病人最少时只有3个。在此艰难状况下,他在硕士导师孙弼纲教授、医院院长韩明向教授的指导下,进行了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学研究,开展了中医药治疗风湿病的临床观察;在医院有关领导、部门的支持下,研制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院内制剂新风胶囊,获批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省教育厅课题,风湿病学科在科研的引领下,踉踉跄跄、跌跌撞撞艰难起步。
, 百拇医药
2000年至2003年,刘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学成归来,他克服各种困难,在中医风湿病的道路上开始了艰苦的前行。病床少,他就增加门诊次数扩大门诊量;影响小,他就到医院的各个科室进行宣传;病人少,他就发挥自己“写手”的优势,多写科普文章,骑着自行车到当地报社游说,争取发表扩大影响。2002年成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后,他带领研究生开展了中医药治疗风湿病的系统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没有动物房,就蹭经络研究所的动物饲养室;没有科研经费,就用自己的稿费垫付实验费、试剂费;没有实验室,就利用寒暑假期,见缝插针借用别的实验室;学术影响小,就积极参加国内各种学术会议,争取大会发言交流,向前辈求教。2006年,他受聘为湖北中医学院博士生导师,2008年获批安徽中医内科应用基础与开发省级实验室,这些都为今后的医教研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经过艰苦创业、砥砺前行,渐渐地,他所领衔的风湿病学科有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受到患者的认可,在业界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家住厦门的姚老师患类风湿关节炎3年,除了关节疼痛、活动不便外,还因胃溃疡做了胃次全切除术。2001年10月,她的儿子在网上搜到刘健的论文如获至宝,丈夫陪她专程从厦门飞到合肥找刘健看病。服用刘健所开的中药一周后,姚老师说这是她近3年来身体最轻松、最舒服的一周。从此以后,一张张汇款单、一纷纷传真单成为刘健与姚老师交流的媒介,刘健根据传真来的病情,为她开好中药后,再将医院特色制剂新风胶囊、芙蓉膏等快递给对方。经过3年的连续中药治疗,姚老师病情得到控制。如今,姚老师已成白发老人,由母亲变成了外婆、奶奶,但她的一个习惯没有变,无论家人朋友生什么病,她都邮寄汇款单请刘健为他们开中药,并称刘健是她们家的大恩人。
, 百拇医药
患者刘先生是一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口服西药治疗无效及明显不良反应的情况下,他于2003年找到刘健。经过2年的中药治疗,刘先生病情稳定,疼痛缓解,生活工作不受影响。大学毕业后,他应聘到广东省一家外企任技术员。半年后,他又来到刘健诊室,原因是广东气候湿热,疾病复发,当地治疗无效,遂辞职回到合肥市找了一份工作,既能上班,又能方便找刘健看病。刘先生现在是合肥某外企的中层主管,他由衷称赞刘健团队是“只争朝夕的追梦人,不畏艰险的奋斗者”。
孟某是从事“北斗3号”研究的青年科学家,也是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获得者。说起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成就,他由衷地感谢刘健。孟某在东北读大学期间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经多方治疗,病情反复无常,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每天都依赖口服止痛药。毕业后孟某来到合肥工作,在刘健处进行中药治疗。1年之内,孟某病情即得到控制,不仅生活无忧,工作正常,而且家庭幸福。
全神贯注做科研拿成果说话
, 百拇医药
刘健认为,科研工作是神圣的、高尚的、严肃的。中医药科研必须紧密结合中医药临床、服务中医药临床,其创新成果也必须经得起临床的检验。
2008年11月,医院内科大楼正式启用,风湿病科正式独立建科,编制床位45张,一批风华正茂的风湿病专业科班学子组成了朝气蓬勃的年轻风湿病团队,从此,刘健作为学科带头人,带领团队开始了艰苦攀登的征程。他们在原有的新风胶囊基础上,针对风湿病寒、热证候,又研制了“五味温通除痹胶囊”“黄芩清热除痹胶囊”等,进一步体现中医药辨证论治的精髓。他们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以解决临床难题为导向,围绕临床做科研,针对患者写论文,服务患者出成果,医教融合育人才,学科屡上新台阶。
2009年,中医痹病学学科成为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免疫学实验室成为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2010年学科成为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安徽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2012年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年,刘健被聘为安徽中医药大学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成立了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风湿病研究所,风湿病学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这些国家级的学术平台和科研项目的实施,培养了人才、锻炼了队伍、扩大了影响、提高了水平,刘健团队初步品尝到“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攀登者的乐趣和喜悦。
, 百拇医药
2015年6月,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大楼正式启用,风湿病科扩大为2个病区,为学科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从此,刘健带领团队进行了充满艰险的跨越征程。他们的理念是,中医药必须关注风湿病患者的生命全周期、研究风湿病发病的全过程、服务风湿病诊疗的全流程。他们建立了临床患者标本库、临床病历数据库、临床分子检测数据库、中医特色文献数据库。他们承担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安徽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和对外科技合作项目,并与安徽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芬兰阿尔托大学联合签署三方国际科技合作协议。他们自主研发了临床病历数据挖掘分析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海量的中医药治疗风湿病的临床病历进行大样本数据挖掘分析,明确真实世界的中药用药规律和确切疗效。他们审证求因查病根,扶正祛邪破密码,利用现代系统生物学转录组、蛋白质组技术手段,筛选检测风湿病的关键差异基因和蛋白表达谱,确定发病的分子基础和特色制剂的作用靶点,用现代科学的语言讲好中医故事。学科建设水平迅速提升,中医痹病学重点学科以行业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重点学科,中医风湿病专科以全国第一的成绩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验收。
, 百拇医药
刘健所带领的风湿病团队被安徽省委组织部评为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团队的科研成果“健脾化湿通络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机制研究”荣获安徽省科技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风湿病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好评和广泛关注。
经过30年艰苦的跋涉和团队的努力,风湿学科从过去的“四少”变成了现在的“四多”:博士多,学科现有14位博士,2位博士后;床位多,2个院区共有风湿病科3个病区、150张编制床位;制剂多,现有内服、外用的专科制剂9种;项目多,先后获得国家级建设项目4个,省级项目5个,极大支撑着学科的发展。30年来,刘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科研论文645篇,其中SCI收录36篇,Medline收录77篇;发表科普论文82篇,主编出版学术专著29部。荣获省级科技成果36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及证书40项、主持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7项、授权发明专利3项及软件著作权1项。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从1990年跨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至今,刘健在这里已经工作了整整30个年头。30年来,他从一个青涩的毛头小伙成长为一个服务人民健康的安徽省名中医。对于刘健来说,这是成长的30年、前进的30年,更是努力奋斗的30年。面临成绩和荣誉,刘健表现得是淡然和从容,他认为要把读书做学问作为人生的不懈追求,要把解除痹病患者的痛苦作为自己不懈的奋斗目标,他坚信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王继学), http://www.100md.com